我國石化工業總產值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化工產值僅為世界人均的1/2;21世紀初期,我國化學工業總能耗為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之和的4.1倍,但產值只相當于三國之和的23.8%。
在近日舉行的中國化工可持續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靜康擔憂地說,我國化學工業經濟增長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及原材料的基礎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王靜康認為,開拓綠色科學與技術自主創新體系,繼續提升我國大化工產業已成當務之急。
發展綠色化工成全球共識
“21世紀,化學化工工業仍是全球經濟中強大的傳統基礎產業之一?!蓖蹯o康指出,作為應對21世紀可持續發展挑戰的關鍵技術與基礎,綠色化學化工已成為世界科技前沿熱點。
綠色化工主要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原料綠色化,主要選擇無毒、無害原料,以及替代性和可再生原料的利用;二是化學反應綠色化,目標是實現原子經濟反應;三是反應介質綠色化,主要采用無毒、無害的催化劑、溶劑和助劑;四是產品綠色化,生產環境友好的石化產品;五是能源綠色化。
王靜康說,在油價高企、石油資源日益緊缺的背景下,開發石化替代原料,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近年來,國內外圍繞生物質資源生產化學品、非石油原料生產化學品以及二氧化碳為原料生產化學品等開展了大量研發和產業化培育工作。
“綠色化工技術創新仍是世界化工業不斷發展的推動力?!蓖蹯o康介紹,近年來,化工技術在不斷發展。
一是以蒸汽裂解乙烯為代表的石化傳統工藝技術持續改進和優化,清潔生產、綠色產品和節能減排技術受到高度重視。
二是工程技術不斷進步,推進生產裝置向更大型化方向發展。
三是新一代催化劑技術、新的聚合技術、納米復合技術將催生合成材料新產品,新的替代燃料、替代原料技術和化工新材料技術快速發展,正孕育著戰略新興產業。
四是大力發展產業集群化、園區化、生態化和綠色化生產模式。
五是源頭設計的綠色化(包括產品的生命周期和循環利用問題)。
須自主發展綠色化工創新能力
20世紀末期,美國商業部作了一項統計,以石油作基準計算,如果作為燃料燒掉價值為1的話,若把它全部分離為“基本原料”,則價值增至2;若合成出“通用化學品”,將增至3;進一步制成“精細化學品”,將增至8;最終制成“高附加值功能化學品”,將增至106。
根據2000年全球統計數據,在美、英、日、德等國的大化工行業的GDP中,高附加值功能化學品占79%。
“這是國際制造業的競爭焦點,我國必須向高端精品制造強國躍進?!蓖蹯o康說。
王靜康指出,綠色化學化工科學與技術是新興產業發展的技術基礎與支撐,是產品高端化的核心共性技術,綠色化學化工技術與智能化裝備也是推動我國制造產業高質化、高端化發展的技術保證。
然而,綠色化學化工科學與技術卻被國際專利所封鎖,中國必須自主發展綠色化工創新能力,開拓綠色科學與技術自主創新的體系。只有在共性關鍵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搶占國際高端技術的前沿,才能保證中國化工產業發展的技術安全。
發展生態工業園區是關鍵舉措
王靜康指出,發展生態工業園區是關鍵舉措。
據介紹,目前世界公認成熟的生態工業園區是丹麥的卡倫堡自1970年開始探索建立并不斷發展的生態工業園區。
“該園區不但達到了零排放的環保目標,園區的物料和能量交換也為參與者提供經濟利益,其中包括了資金流與信息流優化的顯著效益?!蓖蹯o康介紹,美國、加拿大也在發展生態工業園區。
王靜康指出,建立生態工業園區強調宏觀調控,周密的總體規劃,以及工業園區大系統優化,其優化目標是綠色GDP。
“中國應深入開展化工系統工程優化軟件研究,參與設計并建設好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一流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成循環經濟示范區,這是中國應對全球資源、能源與環境危機的挑戰,保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蓖蹯o康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