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7月12日訊 在福清江陰石化新材料專區,各種管道把園區內的化工企業連接起來,上一個企業的產品成為下一個企業的原材料,資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隨著各化工項目相繼建成投產,未來幾年來,一座全新的藍色經濟生態島將在福清江陰形成。
發展臨海集聚鏈式產業,打造循環經濟生態圈,是江陰近年來的發展重點。“項目引進時,就要充分考慮整個循環鏈的需要,對于非循環鏈的項目和污染嚴重的項目堅決不予放行。”江陰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魏靈如是說。
通過供需關系,魏靈向記者描述了江陰化工產業一條已經看得見的循環鏈。
福州耀隆化工集團公司正在江陰石化新材料專區安裝年產20萬噸合成氨、40萬噸純堿、10萬噸濃硝酸和部分一氧化碳、氫氣的設備。這些產品中,一氧化碳、硝酸都是東南電化項目的原材料,合成氨和氫氣則供給天辰耀隆項目。
福建天辰耀隆己內酰胺項目建成后,可年產20萬噸己內酰胺。己內酰胺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也是加工生產尼龍6工程塑料和尼龍6纖維的主要原料。福建化纖產業十分發達,僅長樂化纖產業目前己內酰胺年需求量就達40萬噸以上。該項目一期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52億元,二期計劃在5年內形成200億元投資規模。
循環經濟的發展策略不僅體現了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對江陰半島開發的高起點要求,同時還起到了很好的環保、經濟效益。以國電江陰電廠為例,電廠在發電之余,每小時可提供200噸蒸汽,二期熱電聯產工程投產后,供熱抽汽產能為每小時1700噸。據國電江陰電廠產業發展部主任助理龔飛介紹,2010年9月江陰電廠開始對開發區實施集中供熱,目前已向14家企業供熱。
福州和特供熱有限公司便是為利用國電發電余熱而引進的項目之一。“國電江陰電廠的供熱,減少了區內鍋爐的建設和使用,單這一項,每年可為江陰工業區減排灰渣8689噸、煙塵775噸、二氧化硫1060噸,節約標煤3.31萬噸。”龔飛說。
除了為園區內企業供熱外,國電江陰電廠還將發電過程中的主要排放物——粉煤灰出售,其中福建聯升墻材有限公司是綜合利用大戶,它消化了國電江陰電廠80%的粉煤灰。該公司利用灰渣生產環保磚,減少了紅土磚的生產,產值達1.5億元。
為了實現清潔能源生產,國電江陰電廠還向周邊企業出售氫氣、石膏等發電副產品。“通過一系列循環利用,國電江陰電廠不但實現了污染物零排放,還能產生額外的經濟效益。”國電福州發電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郝云志告訴記者。
這樣的循環,在江陰比比皆是。華閩再生資源工業園有限公司主要對回收的電子器件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可實現廢舊電子產品再生率達到96%~98%;中集海投物流有限公司則專注于再生資源的物流服務,為進口廢紙、廢塑料等再生資源企業提供專業化的物流服務,年處理進口再生資源貨物能力約120萬噸;濠錦化纖有限公司利用回收的廢棄塑料瓶制作的差別化纖維,可以廣泛應用于生產服裝、玩具填充、鞋材、家紡等相關行業……
魏靈告訴記者,現在江陰港區正在形成“企業小循環、產業中循環、區域大循環”的循環經濟體系。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特色的循環經濟,正成為江陰開發區產業結構的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