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7月13日訊 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排名第一的殼牌與排名第五的中國石化再續煤氣化項目合作。7月12日下午,雙方合資的岳陽中石化殼牌煤氣化有限公司概算投資約12億元的第二條煤氣化生產線簽約儀式在湖南岳陽舉行,項目計劃2015年建成。
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長陳肇雄,殼牌中國集團主席林浩光,岳陽市委書記黃蘭香等出席簽約儀式并分別致辭。巴陵石化總經理朱建民與殼牌中國公司氣化與潔凈煤能源業務董事石曉麗簽署第二條煤氣化生產線項目意向書。巴陵石化黨委書記李大為主持簽約儀式。湖南省政府參事張德明,巴陵石化領導李德剛、許世政、皮明生等出席簽約儀式。
中國石化與殼牌中國公司本次簽約合作建設的第二條煤氣化生產線,采用殼牌的上行水激冷技術,包括一座新的空分裝置和一座氣化島及相關配套設施,建成后將年產氫氣6萬噸,以滿足巴陵石化、長嶺煉化日益增長的氫氣需求。據介紹,該技術比合資企業2006年建成投產的第一條生產線所采用的殼牌廢鍋工藝流程更簡化,氣化爐投資可節省30%,并仍然可利用成熟的水冷壁和燒嘴技術。同時,水激冷流程可以處理結垢煤,適用原料煤煤種范圍更廣泛。該項目不僅促推岳陽中石化殼牌煤化氣公司發展,擴大并加深雙方股東的合作共贏,也將促進地方的經濟發展。今年6月29日,殼牌中國公司和中國石化簽署諒解備忘錄,就岳陽中石化殼牌煤氣化有限公司建設第二條煤氣化生產線開展可行性研究。
煤氣化裝置是巴陵石化的重要原料支撐,是公司兩大“原料頭”之一,為下游雙氧水、合成氨及己內酰胺生產提供氫氣資源。煤氣化裝置穩定性改造是巴陵石化“十二五”期間“六改六建”項目之一,項目估算總投資25億元,其中,合資部分投資12億元,輔助部分包括合成氣配套系統、岳陽城區“一爐一機”投資13億元。
近年來,岳陽地區煉油規模不斷擴大,氫氣資源供需日趨緊張。中國石化已批準建設巴陵石化至長嶺煉化氫氣管線,盡快實現巴陵石化產業結構調整,退出長期虧損的尿素裝置,盡快向長嶺煉化供應氫氣資源。隨著岳陽石油化工產業集群的形成,巴陵石化以及長嶺煉化將在“十二五”期間將煉油規模擴大到1500萬噸,氫氣需求將會進一步增長。煤氣化裝置目前單個氣化爐運行難以滿足下游化工裝置長周期運行的需要,建設第二條煤氣化生產線,對降低氫氣供應風險,既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對加快岳陽地區石油化工產業發展也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岳陽中石化殼牌煤氣化有限公司是殼牌與中國石化于2001年各出資50%成立的合資公司,投資總額達13億元。該公司是殼牌煤氣化技術在中國的第一個應用項目,以煤制合成氣代替昂貴的石腦油或天然氣,為巴陵石化的化肥生產提供原料。2006年12月19日,該公司第一條煤氣化生產線實現一次開車成功,2007年5月份正式進入商業化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