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王馨婕)大修,對“老將”來說是一種考驗,考驗久經沙場是否還能寶刀未老。對“新兵”來說,更是一場歷練,歷練意志技能是否能夠擔當重任。在茂名石化重質潤滑油系統裝置大修的現場,那些年輕和曾經年輕的面孔,都煥發著火熱的激情。
老將不減當年勇
裝置主管吳宇已年近50,大修前期,他的腿部受傷,本應在家休息,他卻主動請纓參與大修。在裝置現場,他拖著一條受傷的腿,帶領著職工一起,拿著扳手,爬上爬下,開閥關閥,吹掃蒸塔。停工吹掃階段,他每天只休息4個小時,喉嚨沙啞了,眼圈更黑了,衣服濕了又干,干了又濕,但他指揮起來依舊得力,開起閥門依舊有力。很多次,旁邊的師傅實在不忍心看著他干活,搶著去開閥,推來推去,吳主任急了,說:“這地方不好開,我來!”
他把大修現場當成最好的“學堂”,帶著大學生們邊干活邊講解,循循善誘,層層漸進,讓他們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最后吳主任的喉嚨啞了,卻還用手比劃著給大家解釋流程。這位參加過多次大修的“老將領”,依舊用飽滿的熱情,負責的態度,超負荷的工作量對待這場,也許是自己職業生涯最后一次的大修。
在大修中,這樣的“老將”隨處可見,他們帶兵又當兵,他們帶頭沖鋒,他們寶刀不老,他們用并不年輕的雙肩,仍舊扛起大修的重任。
初生牛犢不怕苦
張永江,80后,年輕的煉油小伙,只用一年多時間便把車間三套裝置學通,學透,成為車間最年輕的“裝置通”。在大修現場,你隨處可見他全身通透的身影,整個人就像淋了場大雨。
在停工吹掃階段,為了吹掃更為徹底,很多閥門幾分鐘就需要開關一次,塔頂排空閥也要時開時停。巨大的工作量需要他時刻在高聳的塔林中穿梭著,在高溫的換熱器中奔跑著,炎炎烈日將他的臉上曬出了兩道淡淡的白痕,師傅看著他走路踉蹌的樣子,心疼得讓他回去歇歇,他說:“我年輕,就要多干!”
他把此次大修當成最佳的“練兵場”,檢驗自己的學習成果,將自己的理論知識與大修的實際操作相結合,提高自己的能力。只要有空,他顧不得休息,喝口水又向裝置走去,認真思考所做得每一項工作的道理,讓自己消化吸收,用百分之百的精力投入到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大修中去。
“新兵”的身影閃現在大修的每一個角落,他們不怕苦不怕累,他們腳踏實地,他們勤奮好學,他們用逐漸厚實的雙臂,逐漸接過大修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