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舒經群)“宋建國雨中擒漏點,受到部里嘉獎了!”7月29日,安慶石化煉油一部裂解裝置二班職工聽到任偉的大嗓門,都圍到電腦前看剛頒布的嘉獎令。
那天,雨下得急,如注的大雨傾盆而下,地面上的雨水就像一條條小河,不斷地向低處奔流。四十好幾的老師傅宋建國穿著雨衣,正忙著在現場巡檢。“不能因為下雨,就不巡檢。下雨天,人的安全意識比平時要更強些,才能保證裝置安全生產。”臨出操作室前,他這樣教導著他的徒弟。
宋建國平時活潑外向,酷愛運動,穿上淡綠色的T恤,看著就像小伙子一樣有活力。他開玩笑說:“咱這叫老黃瓜刷綠漆,扮嫩。”可是工作起來,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一線崗位二十年來的打磨,讓他養成了對待工作有板有眼、嚴謹認真的習慣,排查隱患更是經驗老道。
他按著巡檢路線,仔細查看著余鍋液位、加熱爐火嘴燃燒狀況,雨勢太大,淋得他眼睛都睜不開,為了看得真切,他用手擋著眼前的雨,湊上前去檢查。一切正常后,他才放心地走下鐵梯。突然,他注意到水泥地面上,一汪清亮的雨水里夾雜著灰白色的催化劑,他四處一看,周圍的大片區域都是如此。
“是不是再生器出現了漏點?”心里裝著疑問,他二話不說,立即冒雨登上通向再生器平臺的鐵梯,一層層地檢查起來。果然,當他攀上近40米的第九層平臺時,看見再生器外循環斜管一焊縫出現漏點,正向外噴著溫度近700攝氏度的催化劑!
當時,再生器操作壓力有0.1兆帕,高溫催化劑就像“鋼鋸”,不斷地磨蝕著焊縫漏點的邊緣,泄漏點正以肉眼能分辨的速度在不斷地擴大,高溫催化劑隨時會大量噴出!事態刻不容緩,他火速回到操作室,將這一影響到安全生產的重大險情向上級匯報。該部立即組織搶修人員對漏點進行了包套堵漏。
“幸虧宋建國第一時間發現漏點,成功將隱患苗頭掐滅。”看完嘉獎令,同事們紛紛夸著宋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