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濱海新區借助百萬噸乙烯和千萬噸煉油等石化產業優勢,打造我國北方最大輕紡經濟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油頭、化身、輕紡尾循環經濟產業鏈,推動了石化產業的發展。
濱海新區目前聚集了包括百萬噸乙烯和千萬噸煉油等一批有較高產業集中度和關聯度、高技術和資金密集的石化大中型項目,擁有從石油開采、油品加工到化工生產、石化建筑安裝、電力生產的成套工業體系,并已形成煉油—化工—化纖生產一體化的產業鏈條。
據了解,濱海新區輕紡經濟區的規劃建設,將深度開發石化下游產品,促進產業能力升級。由大乙烯生產的乙烯、丙烯等原材料,在經過南港工業區、大港石化產業園、臨港工業區等區域的重化企業的深加工后,在輕紡經濟區最終被制成多種多樣的輕紡產品。以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三大石化合成材料為基礎,打造輕工、輕紡、商貿物流三大板塊,重點發展電子汽配、塑料制品、輕工建材、高端紡織等產業,形成從原油、乙烯到紡織面料的完整體系。這一體系形成后,每年創造的總產值有望超過500億元。
目前,全國規模最大的纖維界面處理技術產業化基地正在該經濟區抓緊建設。該項目首創的特種纖維用助劑促進了我國新型纖維的研發與產業化應用,處于國內領先地位,有助于推進紡織傳統產業改造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