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大宗商品數據商生意社發布的數據顯示,7月大宗商品供需指數BCI為0.04,均漲幅為0.98%,反映該月制造業經濟較上月呈擴張狀態,經濟出現企穩跡象。專家表示對此表示,經濟尚未真正企穩,但經濟或隨需求旺季的到來,在本月出現上漲。
BCI來源于化工、紡織、農副、能源、有色、鋼鐵、橡塑、建材八個行業100種國民經濟最上游、數量最大、用途最廣的基礎原材料價格波動。按照這些基礎原材料一定時期內的價格對比,統計月度上漲品種數和下跌品種數,然后將上漲品種數減去下跌品種數除以總數,得出BCI的數值。
該數值值域為-1到1。正負BCI數值分別代表制造業經濟呈擴張和收縮狀態。只有當BCI等于0時,才代表該經濟呈平穩狀態。
7月上旬BCI指數為0.11,均漲幅為0.68%,7月末BCI指數為0.04,均漲幅為0.98%。BCI指數較上旬出現了回落,表明經濟企穩動力不足。
在BCI監測的八個板塊中,漲跌互現。漲幅最大的是紡織板塊,7月漲幅為4.4%,其次是農副板塊,漲幅為2.76%。跌幅最大的是鋼鐵板塊,7月跌幅為-3.81%,其次是建材板塊,跌幅為-3.14%。
而此前的5月和6月,BCI指數分別為-0.71和-0.69,分別反映5月經濟繼續下行和6月經濟仍未企穩。
對于7月出現的經濟企穩跡象,專家表示因上漲動力不足,經濟尚未真正企穩。
“這并不一定是市場實情的體現。”中國大宗商品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劉心田告訴中新網記者,BCI之所以在7月上漲,與原油和多數商品觸底反彈不無關系。在7月,大宗商品價格漲跌榜中,能源板塊環比上升的商品共6種,其中漲幅5%以上的商品共2種。原油價格明顯走高,在一定程度上拉動了整個市場。其次,因持續下跌,多數商品已處于“地板價”,客觀上存在觸底反彈的需要。但7月中旬開始,上漲動力便顯不足,月末甚至出現了一定回補。這一切都表明,經濟尚未真正企穩。
對于后市,劉心田表示,因為業內普遍認同“金九銀十”的需求旺季,不少貿易商會提前備貨提前炒作的可能。不排除隨著“金九銀十”的到來,在需求還未真正到來之時,本月中下旬經濟出現上漲的可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