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王波利 李偉)兩項國家知識產權發明專利、一項專利授權、五篇專業論文,一個局、分公司青年職工創新創效成果一等獎,面對一系列的科研成果,不善言談的王飛龍微笑著說:“我們一直都沒有停下探索研究的腳步!”
錄井公司研究所在錄井公司專業化重組的同時成立,十年來科研隊伍不斷壯大,從開始只有一個局控項目到現在逐步承擔中石化總部等多個項目,科技研發的過程中成長起一批優秀的科研人員,王飛龍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忠實于事實 才能忠實于真理
王飛龍曾參加了大牛地氣田十億方產能建設,任職錄井隊長期間積累了豐富的現場工作經驗。2006年初由基層隊調入研究所工作,報到后的第一個任務就是主持《核磁共振巖石物性分析的試驗與應用研究》項目。
對于剛剛引入的巖石精確分析的錄井技術,王飛龍虛心向研究所所長請教,并迅速完成了從單點錄井向區域研究的轉變。在塔巴廟、杭錦旗、麻黃山西、鎮涇和旬邑-宜君多個探區開展試驗時,他堅持執行統一的取樣標準,要求核磁和化驗室分析樣品做到取樣位置一致,對前來與他交流的同事,他都反復交代取樣的方法,并將取樣位置不同會造成人為核磁與化驗分析數據差異的情況細致地解釋給他們。當時他這樣近似于“死板”的嚴苛被操作工不解, 一度被認為“太老實,太固執”。一些操作工認為只要同種樣品在同一巖石分層中選取就行了,他卻不緊不慢地說:“同一巖心分層只是肉眼觀察的結果,實際上在細微之處有很大的變化,在儀器的精密分析下,數據是明顯不同的?!崩蠈嵢苏f的是大實話,他將在實際工作中最寶貴的經驗向操作工傾囊相告,實驗的順利開展在于他的“認真”,并且“堅持認真”。
此后的四個月里,他先后到5個探區收集樣品,篩選分析樣品242個。并通過核磁數據與實驗室分析數據擬合、分析、對比,驗證了核磁共振儀器性能。翔實的實驗數據使得項目研究獲得了預期成果,為判別和研究儲集層性質奠定扎實的實踐基礎。該項目打開了核磁研究的大門,陸續開展了核磁共振物性評價項目、含油性評價項目,并成功打開了中石化鉆井液核磁共振研究的大門。2012年3月,王飛龍主持的《高頻核磁錄井技術在鄂南水平井中的應用研究》項目在總部進行開題匯報并順利通過評審,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掘核磁共振共振檢測譜圖意義,提高復雜油氣藏油氣評價符合率,推動中石化復雜油氣藏勘探開發進程。
現階段核磁共振已廣泛應用于華北分公司各石油探區探評井、水平井中,在大量隨鉆錄井實驗的基礎上,建立起了高頻核磁共振油層評價標準,其解釋符合率為各單項錄井技術最高。王飛龍的嚴謹務實為項目研究通往成功鋪就了通途。
刻苦鉆研 銳意創新
刻苦鉆研的王飛龍,在參與完成了幾個項目后,綜合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很快由協作研究轉向入主持項目研究,先后主持了大量局控項目,并作為主要研究人參與了多個中石化項目。在項目研究過程中,他對助手遇到的疑難問題總是耐心地進行解釋;針對不同工區不同油氣特征,尋找不同切入點,他總是一絲不茍,對比、找出新的突破口。從事研究的五年多以來,共發表論文4篇,申請了4項專利,其中1項已正式授權,2項獲得國家知識產權發明專利,1項進入審查階段。他還榮獲局、華北分公司2007-2008年度青年職工創新創效成果一等獎,錄井公司首屆科技創新成果評審活動一等獎2項;團體研發的《X射線熒光隨鉆錄井技術研究》項目榮獲特等獎,《麻黃山西區塊輕烴分析技術研究與應用》榮獲三等獎。
如今他已是中石化總部重點項目的主要承擔人之一。《高頻核磁共振隨鉆錄井技術》是銳意創新的成功典范,從石化總部匯報的反饋信息及時得以宣貫,傳、幫、帶的工作方法使得科研小組的整體水平得以提升,工作中取得的任何一點小的成功,都會在這個小集體的每個人臉上綻放如花的笑容,王飛龍的成績激發了更多青年積極的創新熱情。
奉獻之余 家庭幸福和睦
沒有誰生來就是天才,榮譽光環下是王飛龍放棄節假日,沒有準確飯點、不能按時下班回家的默默奉獻。為了收集一線資料,長期出差對于王飛龍也是家常便飯。久而久之,他的婚姻問題成了研究所的大事,三十多歲的人了,還沒有談個女朋友,只是圍著一個“忙”字轉。老家的父母著急了,公司和研究所的領導和同事也都為他焦心,呼吁大伙幫忙,而他卻依舊一幅平和樣兒,一說到工作,就把所有的事情放下了,一提到項目,就背起行裝到工區搞研究去了
上天賦予人的幸福是平等的,許是老實人的真誠感動了它,在一次偶然的機遇里,他邂逅了自己現在美麗大方的妻子,愛情迅速升溫。亭亭玉立的她料理家務也是一把好手,王飛龍在愛妻的支持下,工作更加得心應手。
其實,王飛龍也有搞不定的事情,從戀愛到結婚,王飛龍沒好好的陪愛妻逛過一次街。有次妻子回娘家,王飛龍主動提出給老人帶點東西。兩口子一起出門采購,路上還邊走邊商量著買什么,可到了商場卻找不到人了。等妻子找到他,他正坐在商場門口,拿著一本資料寫寫畫畫。妻子尚來不及發怒,王飛龍便說:“同事們為了項目都提著神加班加點地干,這個數據有一點爭議,我不能讓大家等我??!”
時間久了,妻子也理解了王飛龍,然而,王飛龍倚仗著這份支持,似乎變本加厲起來。那天晚上加班回來,孩子正要睡,吵嚷著讓他講故事。拿起故事書剛念一句,兒子就說:“這個媽媽念過了?!痹俜黄?兒子又說:“這個也講過了。”好不容易找到一篇沒講過的,孩子又嫌他講的不生動。妻子接過故事書,說:“成天面對著數據,你怎么生動得起來啊?你還是快洗漱休息吧!”等兒子睡熟了,還不見王飛龍回來睡,妻子到衛生間一看,他正坐在洗腳的小板凳上發呆,妻子知道,王飛龍又在想項目的事了,她悄聲倒來一杯溫水,放在了床頭……
現如今一家三口一如往日的幸福和睦,談到妻兒,王飛龍也是一臉的幸福,無意間收獲的這份幸福至今還讓人艷羨。
面對榮譽,王飛龍表現得很低調,在得知獲得2011年閔恩澤青年科技人才獎的時候,他也是淡淡地笑一下,“我們一直都沒有停下探索研究的腳步,”他說,“這種飽滿的熱情還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彼鞒盅芯康拇笈5貧馓锼骄行幼R別技術,X射線熒光隨鉆錄井技術,鎮涇、麻黃山西區塊延安組、延長組油層錄井快速評價方法等等一系列科研成果,將在局、分公司鄂爾多斯致密油氣層增儲上產大會戰中,支持錄井專業發揮裂變般的核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