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橡膠價格已連續數月下降,目前同比降低三成以上,但是我國輪胎價格今年以來下降幅度普遍不大。從原材料、需求、供應等多角度分析,輪胎再維持目前價格幾無可能,8月后或將開始一輪較大幅度降價。
橡膠大幅降價推促輪胎行情向下。4月后天然橡膠經過連續4個月下跌,輪胎制造時間相對橡膠采購落后3至5個月,也就是說輪胎企業低價購買的橡膠價格8月后傳遞到輪胎價格。天然橡膠占輪胎制造成本近50%,如按現在價格采購橡膠銷售輪胎,輪胎毛利率明顯偏高。我國輪胎企業分散度較大,價格壟斷不可能。按照價格圍繞價值波動的理論,輪胎橡膠價格下降為順理成章之事。
輪胎需求不足驅動價格下降。今年上半年輪胎需求的兩個先行指標固定資產投資和公路客運量同比增速雙雙下滑,制造業指數及運輸指數連續多月處于較低水平。進入7月后,運輸本應進入傳統旺季,但是今年運輸行業旺季不旺。汽車廠商銷售不暢,對輪胎采購的積極性不太高。市場人士也反映,經銷商儲貨的意愿極低,擔心輪胎會降價,幾乎到了幾條幾條進輪胎的地步。盡管各企業大搞促銷活動,并承諾價格未來下降補價差,但經銷商更愿看到實在的降價。
生產能力過剩將加速輪胎價格向下。我國輪胎結構性過剩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全鋼載重輪胎現生產能力在1.3億條以上,而國內正常需求加上出口總計在1億條以下。今年以來,國內很多輪胎企業都維持在低開工率的狀態。部分中小型輪胎企業目前已經停工,而大型輪胎企業有的開工率也不足六成。盡管如此,我國輪胎庫存居高不下,總庫存150多億條,仍處歷史高位,現大多輪胎企業廠區都堆滿輪胎。過剩的生產能力及高庫存,將使輪胎銷售競爭更加激烈化,寧讓利潤不讓市場的心態,可能會加速輪胎價格下降。
輪胎需求不足,生產能力過剩,輪胎庫存高企,在目前橡膠低價情況下,輪胎企業無法再咬定目前價格。預測輪胎向下是大概率事件,而且價格下降將分步進行,第一輪價格下降就在8月后。下半年如果橡膠價格持續低位,輪胎降價至少在兩輪以上,每次幅度可能在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