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的鄭景文是長城鉆探測井公司伊拉克測井專業技術經理。
2002年8月,鄭景文投身海外創業大軍,先后承擔了多個國家測井技術支持工作,破解技術難題、贏取甲方認可,為長城測井海外發展屢建奇功。
2008年,鄭景文被派往哈薩克斯坦測井項目做技術支持工作。哈薩克斯坦作業區甲方是中國石油的高端客戶,起初,甲方對測井公司的RBT固井質量表示懷疑。鄭景文頂著壓力,一方面與現場技術人員溝通,分析對比各廠家的儀器方法原理,一方面積極與甲方溝通,演示測井作業。鍥而不舍、嚴細認真的態度終于為測井贏得了機會。甲方提出測井公司先期施工幾口井,所有測井資料與其他公司資料進行對比。面對挑戰與機遇,鄭景文與現場工程師共同努力,圓滿完成多口井測井作業,測井資料最終得到甲方認可。
2009的7月,鄭景文被派往伊拉克綠洲測井項目。綠洲油田是伊拉克最熱的地方,夏天氣溫高達58攝氏度以上。項目啟動初期,基地兩個多月沒有電和水。白天儀修工房溫度比室外還要高,濕度達到60%。為了使項目順利開工,鄭景文堅持在超高溫和高濕度的環境下工作。為了降低體表溫度,避免身體內水分過度流失,鄭景文一邊不停地喝礦泉水一邊調試儀器。
從住地到臨時基地步行需一刻鐘,鄭景文為了工作有時候一天要步行幾個來回。風沙季節,他用毛巾裹住臉和頭部。遇到大風沙,就只能待在原地等風沙小了再繼續走。回到營地時,吃著含有細沙的飯菜,他從未說過一聲苦。
其間,由于項目一套VSP設備已工作4年,地面氣槍震源的壓縮機出現問題。鄭景文積極與甲方溝通,提出使用震源車作為地面震源,與氣槍震源做參考對比。他與現場技術人員一起努力,最終證明氣槍震源良好。他提出的VSP信號弱是由于地層和地面環境造成的結論得到甲方認可。
“十年磨一劍”。如今,人到中年的鄭景文在飽嘗異國奮斗的艱辛后,依然選擇以執著的態度在國際市場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