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史廣妍)“老妹,跟你商量件事。我要去上海參加個培訓,你看,住在你家行不?去年我帶著你嫂子他們一起去的時候,住在外面一天要200多,太貴了。”
“你舍得花了7萬塊錢參加兩次培訓,還舍不得那點住宿費呀?”
“省下的錢能讓我買不少配件呢。”通話的是井下作業公司201壓裂隊潘智邑和他在上海的表妹。
妻子和兒子好不容易盼到他休假,他又要去上海,他只能帶著妻兒一起,第一年去時,表妹剛結婚,他不好意思打攪,這次可不放過了。
原來,兩次輪休,他爭取到了只有卡特內部人員才能參與的卡特發動機培訓。自費、占用休息時間,他都無所謂,因為他不想再次看到那次事情的發生。
2008年7月,201壓裂隊去塔河油田大型壓裂施工的路上,一臺卡特發動機忽然發生故障。在該隊的壓裂車中,80%用的都是從美國進口的卡特發動機。現場壓裂施工過程中,發動機只要一個小小的故障,就能使整臺壓裂車“罷工”。
卡特在國內的維保代理商要求維修費到賬后,才能到現場服務。這一困就是三天三夜,服務商來后,拿出ET檢測儀,只用5分鐘就解決了問題,而且一天的服務費就是2500元,三天就是7500元。
“我一定要拿下這門技術。那些錢完全可以省下來!”這件事對潘智邑來說刺激很大,立志要掌握卡特發動機維修技術。
潘智邑想盡各種辦法開始鉆研電氣知識。
在參加培訓時,授課的是兩名外籍教師,雖然用著中文,但是,會時不時地蹦出英文單詞,尤其是一些專業術語,小潘更是聽不懂。
“我用錄音筆錄下來,回去再查。”就這樣,小潘認真地上每一節課,做好筆記,課后,再重復地聽,不懂的單詞和語句就在網絡上查詢。
他的專業知識在日積月累中不斷提高。如今,卡特發動機除了大修之外,一般故障特別是發動機的電路部分故障,潘智邑一人就能全部搞定,一年下來服務費能省10萬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