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下午,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羅保銘在省農墾集團調研時強調,要進一步深化改革,加快農墾'三融入',充分發揮資源、區位、政策和體制優勢,從資源依賴向創新驅動轉變,做強做優特色橡膠產業,把農墾打造成為海南綠色崛起的重要增長極。
調研中,羅保銘指出,在海南經濟社會發展的版圖上,農墾地位特殊、優勢突出,省委、省政府對農墾發展寄予厚望。他充分肯定了近年來農墾改革發展和民生事業所取得的成績,指出推進體制改革4年多來,農墾初步完成了從傳統農場向現代企業的轉變,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尤其是投入120多億元,解決了社保養老等歷史欠賬,極大改善了墾區民生。但農墾改革的任務還很艱巨,改革的步伐不能停滯不前,要牢牢堅持'三融入',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攻堅克難,將改革不斷推向深入。省直各有關部門、各市縣要從大局出發,更加關心、理解和支持農墾的改革發展,同心同德推動農墾改革不斷取得新成效,充分釋放農墾資源和生產力的巨大潛能。
羅保銘指出,天然橡膠是海南省重要的特色優勢資源,農墾集團要在鞏固橡膠生產基地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資源、區位、政策和體制優勢,優化橡膠品種,高度集約發展,通過科技創新提高橡膠產業的綜合效益,不斷擴大發展增量,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羅保銘語重心長地對農墾集團主要負責人說,群眾的支持是改革發展的永續動力,群眾的利益是改革發展的根本目的。海南農墾的改革發展要始終立足于不斷提高農墾人的生活水平和質量,努力實現職工群眾生活年年有變化,確保墾區社會和諧穩定。
在海南天然橡膠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羅保銘參觀了企業的工作平臺,聽取了改革發展情況匯報。作為海南農墾改革的標志性成果,海南橡膠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后,實現了由低端種植業向全產業鏈進軍,由資源擁有型向資源控制型轉變,由本土企業向跨國企業轉變,由傳統生產型向現代經營型轉變。當了解到省農墾集團擬與有關央企在橡膠制品行業實行戰略合作時,羅保銘要求,要拿出精氣神,以超常規的干勁、超常規的節奏,爭分奪秒地加以推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推動項目盡快落地,早日形成產能、發揮效益。
中橡市場是目前中國唯一、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膠電子交易平臺,經過11年的運營,已累計銷售橡膠300多萬噸,成交額達近500億元。羅保銘在觀看了公司首創的倒計時網絡競價交易系統后,對中橡市場在運營模式、服務體系等方面的創新做法給予肯定。他表示,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和不竭動力,創新沒有止境,希望企業不斷創新業務模式,增加交易品種,擴大服務范圍,逐漸走出國門尋求產品、開拓市場,創造發展新業績。
海南農墾集團財務有限公司的成立標志著農墾資金管理進入新階段。今年上半年,公司歸集資金26.12億元,實現營業收入3258萬元,凈利潤1991萬元。羅保銘詳細了解了公司的功能、管理、效益等情況后指出,公司短時間內取得的效益充分反映出金融服務業對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特殊重要性。他希望公司借鑒上海、天津等金融發達地區的先進經驗,繼續完善金融服務功能,提高金融管理和服務水平;加大資金歸集力度,擴大資金規模,實現集團資金效益最大化。
羅保銘一行還參觀了海南農墾博物館,回首海南農墾60年的光輝發展歷程,感受一代代農墾人艱苦創業、不懈奮斗的精神。
省委常委、秘書長孫新陽,省政府秘書長徐莊及省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