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幾個月的振蕩走勢后,昨日銅、鋅等期貨品種跳空高開逾2%,一舉躍出振蕩區間,似乎在宣告工業品市場價格的復蘇。
刺激政策引發工業品報復性反彈
“銅價已經經歷了長期的下跌和盤整,這次上漲應該會持續一段時間。”華東一家大型有色金屬貿易企業負責人蔡女士認為,以銅為代表的有色金屬價格已經儲存了相當的上行勢能,本輪漲勢將不會是曇花一現,“預計倫敦銅價將漲到每噸8500美元一線”。
南華期貨研究所所長朱斌也認為,在全球經濟趨穩,國內再次啟動經濟刺激的背景下,積弱已久的工業品價格出現上行是“很自然的事”。
近期,國家發改委集中批復了多個省市軌道、港口、公路和機場等基礎交通設施項目,總投資額逾萬億元。朱斌認為,工業品受宏觀調控的影響最為明顯,未來大規模的基建投資,將有利于解決鋼鐵、水泥和煤炭等行業產能過剩問題,從而導致了近日鋼材和焦炭等品種期價的報復性反彈。
政策持續性決定后市格局
“工業品價格此次究竟是反轉還是反彈,還要看政府下一步的政策。”朱斌認為,在基礎建設項目獲批之后,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注入,則刺激計劃無力延續,市場在消化利好消息后將重歸熊途;而如果國家放松銀根,不斷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則可能進一步帶動有色金屬市場價格。
相比有色金屬價格,朱斌更看好具有保值功能的黃金與白銀品種價格。他認為,如果美國與中國政府都繼續推出經濟刺激計劃,將加劇市場的通脹預期,這種預期將首先體現在貴金屬價格上,有可能推動貴金屬價格再創歷史新高。
市場信心依然不足
在看好本輪工業品價格漲勢的同時,許多市場人士認為,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向下調整的總體趨勢難以改變,經濟刺激只能對相關的商品價格起到短期的提振作用。
“近一年多來,銅價每到58000點附近,市場買盤數量就開始減少,更高的價格很難被消費層面接受。”蔡女士告訴記者。她還發現,原先擁有話語權的銅賣家們當前在貿易中的優勢開始減弱,“有貨不愁賣”的感覺正在消失,“這種情況,即使在2009年銅價處于低位時也不曾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