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吹響旱季攻勢號角 保項目如期建成
9月19日訊 10月,緬甸將進入旱季,中緬油氣管道(緬甸段)也將迎來施工黃金期。9月14日,中緬油氣管道(緬甸段)項目建設推進會在緬甸曼德勒召開。會議總結了前期項目建設情況,要求堅決打好旱季攻勢,確保項目如期建成投運。
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廖永遠出席會議并講話。他轉達了集團公司黨組和董事長蔣潔敏、總經理周吉平對廣大參建干部員工的親切慰問,充分肯定了參建各方的工作成績,強調抓住施工有利時機,加強組織,決戰決勝,奪取工程建設主動權。
中緬油氣管道(緬甸段)沿線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日最高氣溫超過40攝氏度的天數達180多天。4個月的雨季暴雨頻繁,山地和沿海多雨區年降雨量達3000毫米至5000毫米。中緬油氣管道(緬甸段)施工區域多為山區、丘陵和沿海灘涂,林地施工284公里,占管線全長35%,河谷、海峽施工近50公里,南塘河大峽谷穿越最險處坡陡75度,溝深約300米。另外,蚊蟲、毒蛇等經常出沒,鼠疫、登革熱、瘧疾等傳染性疾病多發,管道沿線道路、通信、電力、供水等社會依托條件較差。這些不利條件大大增加了施工工期、施工質量及施工成本控制的難度。部分地區武裝沖突,給管道建設帶來安全風險。
中緬油氣管道(緬甸段)全長800公里,雙管并行,同溝敷設,站場部分合建,施工難度大。米坦格河跨越、伊洛瓦底江穿越、卡拉巴海溝穿越、海底管道敷設等多項控制性工程,地質條件復雜,每個都是巨大挑戰。
2010年6月,中緬油氣管道控制性工程米坦格河跨越工程提前開工,線路工程于2011年10月開工。目前,油氣管道雙線累計焊接1195公里,一次焊接合格率99%以上,一次補口和一次防腐合格率均達到100%;HSE成效顯著,實現安全目標;原油碼頭及配套設施建設順利,主要控制性工程大部分提前完成,項目綜合進度達到80%。建設高峰期,中、緬、印三國近萬人同時在4個標段展開施工大會戰。
廖永遠指出,要深刻認識建設中緬油氣管道的重大意義,努力增強緊迫感、使命感、責任感,全力以赴建設好這一工程;深刻認識管道建設面對的重大挑戰,努力增強安全意識、環保意識、質量意識、安保意識,堅定貫徹“環保優先,安全第一”的要求,真正做到“質量無缺陷,安全無傷害,環保無污染”;深刻認識當前管道建設所處的復雜外部環境,努力增強經營意識、時間意識和政治意識,實現早日建成、早日投用、早日惠及兩國人民的目標;深刻認識中國石油綜合一體化優勢,努力增強大局意識、團隊意識和協同意識,特別在管道建設關鍵階段要精誠團結,彌補短板,破解瓶頸。要大力弘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傳承石油工業優良傳統,精心安排和科學組織,如期建成中緬油氣管道,并將其建成優質工程、友誼工程、示范工程。
就做好下一階段工作,廖永遠要求切實抓好六個方面工作:抓旱季施工,提速、提效、提質;抓控制性工程,嚴密科學組織,確保安全;抓綜合進度,促進水工保護、場站建設提速;抓安全環保質量工作,繼續提高施工技術指標,強化安全意識;抓投運準備,早期介入,加強培訓,大力實施國際化和本土化;處理好與地方政府、合作伙伴分包商、媒體、當地百姓之間“四個關系”,建立和諧、融洽、健康氛圍,為油氣管道建設運營營造良好環境。
廖永遠強調,中緬油氣管道建設已經進入非常重要時期,困難和風險也在增加。要認清下一階段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挑戰性,繼續發揚大無畏精神和英雄氣概,團結一心,攻堅克難,如期建成中緬油氣管道。
又訊 中國石油援建緬甸的8個社會公益項目,9月15日在曼德勒省新落成的新階人民醫院舉行移交儀式。移交項目包括1所醫院、2所學校及5所醫療分站。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廖永遠,緬甸能源部部長吳丹田、曼德勒省省長吳耶敏、教育部部長吳妙埃、衛生部副部長杜登登泰等出席儀式。
中緬油氣管道援助工作2011年4月全面啟動。中國石油與緬甸能源部統籌規劃600萬美元的援助項目,以及油氣合資公司每年200萬美元援助專項資金,已完成8所學校和19個診所項目。東南亞管道油氣合資公司簽署的52個援助項目,涉及醫療衛生、教育、民生等多個領域,實施進度均已超過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