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安東油田服務公司(03337.HK簡稱安東石油)宣布與斯倫貝謝合資組建一家油田服務公司,它將為中國陸上的油氣田開發一體化項目提供管理和服務。合資公司中,安東石油持股40%,斯倫貝謝持股60%。
這是斯倫貝謝9月份第三份合資大單,而這些合資實體的目標市場都是中國非常規能源領域,尤其是頁巖氣、頁巖油的勘探開發市場。
“中國頁巖氣領域剛剛啟動,國內競標企業普遍都還缺乏相關的技術,因此引入外資是肯定的。下一步頁巖氣招標時,我們甚至會直接允許外資企業參與招標。”9月26日有國土部官員表示。
兩強聯盟
根據公告,該合資公司注冊資本1.2億美元,斯倫貝謝將派出3位董事,而安東石油則占據剩余的2個董事席位。
安東石油主席羅林表示,隨著中國陸上油氣開發進入新的階段,特別是新能源領域,單項服務在同時實現產量上升和成本節約方面已經不能滿足需求,而一體化項目管理的服務模式恰好能夠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所謂一體化項目管理,即通過對油氣勘探開發全過程管理,從方案設計、資源組織到項目實施,將各種單項服務協同應用到整個過程中,從而推動整體產量上升和成本節約。
這已不是兩家公司的首次合作:2010年安東石油就與斯倫貝謝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啟動了雙方在鉆井液和固井服務方面的合作;今年7月8日斯倫貝謝又斥巨資購入安東石油20.1%股份,成為后者的大股東;如今,兩巨頭又共同投資建立合資企業。
據了解,安東石油與中石油等石油央企有很好的合作關系,曾為遼河油田等很多常規油田提供服務,并借此成為最早登陸香港資本市場的內地油田服務企業;而斯倫貝謝不但在新疆等地擁有業務,更在南海多個區塊的勘探開發中擁有業績。
這兩強的聯手,無疑將給中國上游能源市場帶來巨大的影響。
“新36條允許民資介入能源上游領域;頁巖氣的招標更讓很多急于進入能源領域的民企找到了突破的窗口。”上述國土部官員指出,“此時,民營企業的技術短板就成為制約它們取得突破的瓶頸,這個市場無疑是安東石油與斯倫貝謝合作后瞄準的重要市場之一。”
有業內人士透露,為了夯實自己在10月25日頁巖氣競標中的實力,已有多家入圍企業與新合資公司洽商合作,以便能成為招標會上的“幸運兒”。
事實上,即便是已在能源上游領域實現成功突破的廣匯能源,其技術短板,尤其是在非常規資源領域的技術短板也仍是限制公司發展的重要瓶頸,“我們正在與外資巨頭進行洽商,共謀合作”,此前廣匯集團董事局主席孫廣信就坦言。
斯倫貝謝曲線進入
由于技術瓶頸,在很多能源行業專家看來,短期內中國不可能復制美國的“頁巖氣”革命,因此A股市場上的炒作最終也只能是“概念炒作”而已。
然而這卻絲毫不影響斯倫貝謝的中國能源市場的計劃。
9月11日,斯倫貝謝剛剛宣布在重慶設立合資的頁巖氣技術服務公司;次日它又宣布成立中國地球科學與石油工程研究院;第三天,斯倫貝謝再次宣布與安東石油的合作計劃。
有斯倫貝謝內部員工透露,公司高層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增長,對能源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然而中國大陸的地質狀況決定了中國再取得1960年代那樣的“大慶突破”已不太可能,相關油氣開發企業對開發區塊的地質條件、地質資料等的要求將越來越高,對數據準確程度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因此擁有領先地震服務和相關軟件開發實力的斯倫貝謝將擁有越來越廣大的市場。
“頁巖氣的勘探開發不但需要精準的數據,更需要成熟的油氣田工程開發管理經驗,這些不但需要高昂的投入,更需要大批擁有技術、管理經驗的專業人士,斯倫貝謝無疑將為合作方提供最好的服務。”他說。
2011年,曾在國土資源部首輪頁巖氣競標中中標的中石化,在競標伊始,即承諾3年內將在中標區塊投資5.9億元,用于區塊的前期勘探開發,是法定勘探投入的8倍。
即便如此,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仍認為,未來五年都算起步階段。這五年,如何完善技術、降低成本、提高投資效率會處于摸索階段。
第二輪招標中,大量民營企業都將躋身其中,其中絕大多數民企此前都未曾介入油氣勘探開采領域,“中石化都不行,它們更不行,這就是我們最大的商機”,上述斯倫貝謝員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