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測土配方施肥新階段
今年3月份,四川省通過公開遴選,確定了10家全省配方肥定點企業,省農業廳、配方肥定點企業和10個縣農業局共同簽訂了配方肥整建制推進合作協議。
“測土配方施肥進入大范圍、整建制推進階段后,意味著配方肥需求量將大大增加,如何實現配方肥的產業化是我們目前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四川省農業廳土壤肥料與資源環境處處長吳曉軍說。
配方肥作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物化載體,不同于傳統的單質肥和復合(混)肥。在配方肥產業鏈中,有作為消費者的農民、作為生產供應者的企業、作為管理者的農業部門三個主體。農民的用肥習慣如何改變?企業的產銷模式如何適應?政府的管理如何更有效?圍繞突破這三個配方肥的產業化“瓶頸”,四川土肥系統和配方肥企業攜手合作,已經探索出許多成功的經驗。
農技推廣先行——改變農民購肥用肥習慣
“除非沒有貨了,我們鎮的農民只買政府推薦的‘臺沃’配方肥?!?月31日,在三臺縣石安鎮一家農資經銷點,店主葉正貴對記者說。
老葉從2004年到現在一直賣化肥,以前有六個牌子的復混肥,最初一年賣30~40噸,從2008年銷售“臺沃”玉米底肥開始,到2010年開始專營“臺沃”配方肥,到現在一年銷售“臺沃”各種作物的底肥、追肥、育苗肥、水溶性肥四大系列配方肥300噸。
“改變農民的習慣很不容易,配方肥推廣,耐心和周到的服務最重要。老百姓對配方肥有一個接受的過程。推廣過程中,70%以上的農民至少有兩次反復,用了第一次后,或者看別的肥料便宜換一次,或者聽經銷商說‘換一種口味’又換一次,然后才可能認定配方肥好?!彼拇ㄅ_沃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松國從事了14年測土配方施肥推廣工作,他對農民的購肥用肥習慣了如指掌。
如何改變農民的用肥習慣?臺沃公司將“產品經營”上升到“技術經營”,與農業部門聯合研發了基施、滴灌兩大類型,底肥、追肥、育苗肥、水溶性肥四大系列,涵蓋18種作物、260多個配方的作物專用肥,達到了產品“高度專用化、多元平衡化、營養套餐化、生態安全化”;每年投入100多萬元,聯合農業部門開展近10萬人次的密集培訓,并探索出“四個一”技術推廣模式:“一套產品包”,根據土壤、作物按一畝地施一袋配方肥用量配制成各種型號的配方肥,實現技術“傻瓜化”,便于農民施用;“一塊小市場”,根據基層經營性農業技術人員的服務與推廣能力,每個推廣者劃定一小塊技術推廣服務區域,按照規范的服務標準開展技物配套服務;“一站式管理”,公司配方肥和農技服務直接連接到終端,減少中間環節,避免多次加價;“一體化服務”,農技服務從科學施肥拓展到提供“良種、良肥、良法”配套的科學種田全面解決方案。
靠著多配方高度專用化的產品和持續密集覆蓋的綜合農技服務,臺沃在其推廣區域內“精耕細作”,逐漸取得了競爭優勢,推廣服務區域發展到省內49個縣和省外的新疆、重慶、寧夏、陜西、貴州、云南等地,2011年銷售配方肥14萬噸,銷售額達4.2億元,年推廣服務面積達400多萬畝。
創新產銷模式——破解“小配方”與大生產矛盾
臺沃公司的前身是三臺縣土肥站的技術服務部,企業土肥技術力量雄厚,可全程參與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研發、推廣,實現“測配產供施”一條龍服務。而其他的定點企業,則多為傳統肥料生產企業和農資經銷企業。由于配方肥的推廣具有小批量、區域性和專用性的特點,理論上相對于企業化大生產并不適合。對于這些企業來說,企業生產和營銷模式的創新顯得格外重要。
四川美豐化工有限公司探索的“網絡經營、連鎖直配”模式被認為是傳統肥料企業介入配方肥生產供應的一個成功范例。從2010年開始至今才兩年多時間,四川美豐的配方肥在四川15個市州的58個縣就累計推廣面積超過1000萬畝。
美豐是由中國石化集團控股的一家上市公司,是我國十大尿素生產企業之一。美豐專門成立了四川德科農購網絡公司(中國農購網)來進行配方肥的運作,德科“中國農購網”由網上平臺、呼叫中心和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鄉鎮農資精品店、村級授權服務點等組成了一個完整服務系統,打造企業生產與農民需求對接的平臺。其中網上平臺主要收集、發布、更新有關農業的科技信息,農民可以通過銷售點內的電子觸摸屏上網查詢;呼叫中心是對網上平臺的補充和完善,農民只要撥打呼叫中心客服電話,就能享受到及時、快捷的服務;區域物流配送中心實時接受呼叫中心的統一調度,及時將配方肥配送到鄉鎮精品店、村級授權服務點或種植大戶手中;農資精品店是建在鄉鎮的配方肥農化服務超市,在為農民提供農化服務、技術推廣服務的同時,按照呼叫中心指令和農民電話需求,將配方肥配送到村級授權服務點或種植大戶;村級授權服務點面向本村提供與農民點對點、面對面的配方肥服務。
“美豐模式”突破了傳統肥料企業的“配方肥產銷瓶頸”——在營銷上,采用現代網絡技術,將農民的各種海量而又各不相同的需求在一個網上平臺進行整合、分流,再通過網下的物流營銷系統將配方肥按需送到農民手中,解決了配方肥推廣“最后一公里”難題;在生產上,根據縣域內土壤和作物情況,先用“大配方”生產出批量產品交縣級物流配送中心調度,再由中心內的智能配肥站根據農民對特色農作物、特殊田塊的用肥需求,免費為他們定制“小配方”的肥料,滿足了配方肥的區域性和專用性要求。
美豐的成功做法正在被四川不少配方肥定點企業效仿。四川金象賽瑞化工有限公司是大型硝基復合肥企業。公司銷售總監陳瑞陽告訴記者,在參加3月份省農業廳在射洪縣召開的整建制推進配方肥現場會,實地參觀“美豐模式”后,“我們認識到配方肥是與復混肥完全不同的領域,為農民生產配方肥,不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產品升級營銷轉型的機遇。”金象公司新聘請了六位專家,組建了專門從事配方肥的農化服務團隊,開始在彭山縣、東坡區、丹棱縣開展配方肥整建制推廣。
規范監督管理——開辟配方肥產業化“綠色通道”
按照農業部的統一部署,四川今年實施了“十、百、千”整建制推廣配方肥示范工程,確定了10個縣、100個鄉、1000個村作為整建制推廣配方肥示范區域,農企雙方共同打造一批配方肥應用萬噸縣、千噸鄉、百噸村。
為營造配方肥品牌效應,規范配方肥市場行為,四川省農業廳統一設計“配方肥”專用標識,提供給肥料生產企業在登記生產的配方肥上使用。建立了配方肥定點企業進退機制,鼓勵支持肥料企業參與測土配方施肥。同時,建立配方肥生產供應臺賬和質量追溯制度,跟蹤配方肥質量和生產供應情況,在購肥、施肥高峰期,加大肥料市場抽查,切實維護企業和農民的合法權益。
配方肥具有“多配方、小批量、針對性強”的特點,有時一種配方肥,有上百個配方。為此,在肥料登記管理上,四川省農業廳重點審查配方肥包裝標識,對于登記同類型、同規格復混肥、摻混肥產品的企業,在申報登記按方生產配方肥時,一律采用簡便、快捷方式辦理登記手續。
在四川采訪時,有部分企業向記者反映,配方肥在登記管理和標識管理上仍然比較繁瑣,加重了企業負擔和生產操作難度。對此,四川省農業廳土壤肥料與資源環境處副處長陳琦坦承:“現行的肥料登記制度、生產許可制度、肥料標簽標識等要求確實不適應當前配方肥推廣應用的新趨勢?!彼ㄗh,“配方肥要與一般肥料產品區別開來,國家在管理制度上應做相應的調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