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開灤集團傳出消息,其甲醇汽油技術已推進到產業化運作的實質性階段。從“一張白紙”到擁有22項專利,其中5項已獲國家專利局授權,并初步建立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煤化工核心技術體系,開灤在短短3年內依靠技術創新實現了在煤化工產業里的大發展。
“三年來,開灤煤化工研發中心堅持兩條路徑搞研發,一條是為現有產業服務的工藝改進,另一條是為產業鏈延伸服務的產品研發。”開灤集團副總工程師、開灤煤化工研發中心主任房承宣介紹說,目前研發中心已建成了煤炭轉化、精細化工、新材料、清潔能源、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5個研究室。
據介紹,開灤不僅形成了可以生產30多種產品的煤化工產業鏈,開始向新材料和精細化工延伸,而其煤化工產品很快將由現在的30多種增加到70多種。
據了解,目前開灤擁有五大煤化工園區、八個煤化工公司,是我省焦炭規模最大、產業鏈最長的獨立煤化工企業,園區循環經濟綜合利用水平處于國內領先地位。
筆者了解到,開灤煤化工專利戰略研究達到國內領先水平,煤化工園區產業循環鏈接及能源高效綜合利用、污水系統深度處理技術、節水和中水回用關鍵技術等研究與示范應用成果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2011年,開灤煤化工產業收入已經超過160億元。
因技術創新下的煤化工產業的崛起,開灤股份被業界評為2012中國化工企業最具成長性百強企業。
(原標題:技術創新促開灤煤化工三年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