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于海玲)“一個員工都不掉隊!”這是阜陽石油界首片區達式玲書記常說一句話。正是這句普通的話,溫暖著該片區每位員工的心。她用關愛感染員工們恪盡職守,做好各自的工作。
承前啟后聚人心
界首石油公司上劃前有員工204人,改制后,置換工27人,勞務工14人。達式玲從2001年擔任界首片區書記時,就經常深入一線,了解每位員工的家庭狀況,個人文化知識水平,對離開公司和現在崗位上每位員工的情況了如指掌,便于她能夠及時了解員工思想動態。當時,由于企業改制,有的員工從以前的辦公室下到基層加油站,剛開始還不適應,有不想干的,有鬧情緒的,甚至和站長、其他員工找茬鬧別扭的,而她總是耐心細致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懂得:人不能讓環境來適應自己,只有自己去適應環境。并從經濟發展和形勢發展的趨勢,說明企業改制的必然性。改制是為了更好地提高企業經濟效益,而經過改制精簡后留下來的員工,就是對中石化的信任和熱愛,在思想和行動上決不能掉隊,經過她耐心細致的與員工談心溝通,員工的心漸漸穩定了,思想認識有了提高,也便盡心盡力的做好本職工作。達書記為人真誠,也因此,員工把她當成了貼心人,大小事都愿意找她傾訴,這為她更好地服務員工也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身先士卒做表率
為把片區工作做細做實,達書記每星期總要下站巡檢6、7次。天熱時,她擔心員工在罩棚下長時間站立會中暑,就向站長提議,讓員工在車輛少時到營業室稍作休息,輪換值班,避免中暑,并讓各站隨時準備好防暑降溫物品。平時她經常發短信提醒員工每天工作應注意的事項。對于具體的工作,看到有不到位的細節,她就自己動手干起來。譬如物品定置等工作,她不光是提出要求,而是自己親自去做,在做的同時和員工及時溝通交流心得,她經常用“十年學個秀才、三十年才能學個生意精”來鞭策員工勤學營銷知識,顧客們在該片區所屬加油站便利店里經常會看到她的身影,她在那和員工一起整理貨架,擺放商品,使之井然有序,且能引起顧客的注意和購買欲望。
推先樹優激勵人
對于表現好的員工,她積極給予鼓勵,并推薦參加在每年省公司組織的旅游,她的記事本上詳細記錄了每個員工成長的點點滴滴,包括每次神秘顧客的檢查得分、上級公司考核情況、日常工作的亮點和進步,每一項她都記錄在案,作為評先評優的依據,以便進一步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同時,對優秀一線員工積極培養為入黨積極分子,不斷發展壯大黨員隊伍,在員工和黨員中開展學習鎮海煉化和李安喜先進事跡的活動,并用身邊黨員的先進事跡感召人,影響人,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激發員工建功立業的熱情。
無微不至顯大愛
在該片區,無論是勞務工還是置換工,她都一視同仁,把關愛時刻送到員工的身邊,及時解決員工遇到的困難。今年3月份,一位勞務工上班時忽然暈倒,送到醫院經檢查,發現是心臟病突發,需立即手術治療。達書記知道后立即前去看望,向分公司請示批準該員工6個月假期,并在請假治療期間給予基本薪酬,使他在治療期間有一定生活經濟保障。達書記知道該員工家庭經濟不富裕,夫妻倆都在加油站上班,還有孩子上學。而他手術治療,是筆不小的費用。于是,她帶頭捐款援助該職工,并組織員工捐款獻愛心。當這份愛心送到這位員工家里,員工深深地感到了黨組織的溫暖和關懷,并表示身體康復后一定好好工作回報企業。
年夜飯溫暖員工
而在每年除夕時,達書記更是心系堅守著崗位上的員工,把溫暖送到當班員工的心坎上。總是在這樣的時刻,她驅車到片區的每一個加油站自費送上年夜飯的餃子,到了加油站,她總是叮嚀員工們注意節日安全,并給值班的每位員工遞過去帶著濃濃情誼的餃子。當員工們在鞭炮聲中吃著達書記送來的熱騰騰的餃子,無不感受一股暖意。以至后來,員工們養成了習慣,每逢除夕,心里就總想著達書記和她送來的餃子。而達書記也從沒讓他們失望過。達書記總是在那個時候,不管是大雪迷茫、或是霧靄沉沉,不論是自己的家人怎樣在等待團圓,員工們總能看到她驅車而來,員工們都會興高采烈地跑過去迎接著她。
達書記就是這樣用一片真誠關愛著她片區的每位員工,也正是由于她對員工的關愛,穩定了這支隊伍,使該片區每年的員工流失率接近為零,人性化的管理凝聚了員工的智慧和力量,公平的機會激發了員工工作的熱情和不斷進取的精神,使得他們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所屬片區的經營和管理工作在上級公司的月度考核中一直位居第一,企業的社會認可度也在逐步提高,員工的責任心和集體榮譽感進一步加強,達式玲同志也無愧地被省、市公司多次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黨務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