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上旬,聚丙烯拉絲料在華北地區主流出廠價格11550~11600元(噸價,下同),同比下降1.3%;共聚級主流出廠價格為11900~12000元,同比下降1.7%。2012年1~8月我國聚丙烯累計產量為716.53萬噸,同比增加65.96萬噸,增幅為10.1%;累計表觀消費量為1020.27萬噸,同比增長8.12%。
大唐能源化工營售公司總經理代炳新介紹說,從2006年以來的數據分析可以看出,我國聚丙烯表現消費量除在全球金融危機的2008年出現負增長(-2.1%)以外,其它年份都同比增長,其中2009年、2010年增長較快,分別為23%和12%。預計2012年表觀消費量將達到1550噸,同比增長7.8%。隨著近年來聚丙烯產能的增長及下游產業的發展,聚丙烯市場出現了低端品種過剩、而高端品種又緊缺的情況。
據記者了解,我國聚丙烯最大的消費領域是編織袋、打包袋和捆扎繩等編織制品,這部分產品大約占聚丙烯總用量的50%左右。因門檻較低,以中小企業生產為主,其中應用粉料、回收料占有一定比例。由于競爭激烈,目前部分企業開始遷往西部、北部地區,部分企業出現開工不飽和的現象。
注塑制品是聚丙烯的第二大消費領域,約占聚丙烯總用量的20%。主要應用于硬包裝、家電、汽車配件、醫療用品等領域。但目前我國注塑料約一半仍需要進口。
另外一個主要消費領域是薄膜制品,約占20%,其中以BOPP薄膜為主,被廣泛應用于印制、涂布、香煙及食品包裝袋、真空鍍鋁、電容器等方面。但近年來BOPP行業產能已經出現嚴重過剩,增長速度已經放緩。
纖維是聚丙烯的第四大消費領域,也是發展潛力較大的品種,除服裝用纖維外,產業用丙綸是最活躍的市場。隨著對工程質量的重視,聚丙烯無紡布在道路、水庫、堤壩建設等方面的應用將增多。此外,在醫療及衛生材料方面的消費增長也很快。
現階段,我國聚丙烯市場總體仍處于供小于求的局面。由于國內聚丙烯產能有限,我國每年仍需大量進口聚丙烯。據了解,今年1~8月,我國聚丙烯進口總量318.85萬噸,占我國聚丙烯表觀消費量的31.3%。但隨著我國煤制聚丙烯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國聚丙烯產品供不應求的格局有望改變。國內已形成產能的煤制聚丙烯企業如大唐內蒙古多倫、神華包頭、神華寧煤、中原乙烯等項目產能合計已達到136萬噸,占到聚丙烯市場的10.6%。此外,一批甲醇制聚丙烯企業也在陸續進入市場,這部分產能也相當可觀。
代炳新認為,目前我國聚丙烯產品結構不均衡,存在結構性過剩和短缺現象。結構性過剩產品主要是以拉絲料為主的通用型產品。國內聚丙烯生產企業拉絲、低融共聚等通用型聚丙烯產品比重大;國內煤制烯烴迅速發展,初期以拉絲級產品為主;同時中東產能大幅擴張,低成本產品涌入國內市場,這些產品也以拉絲等通用產品為主。
結構性短缺產品主要是指高抗沖注塑料、高熔指纖維料、高檔BOPP專用料、CPP、管板材等在內的專用料。這是由于國內對高端專用料的需求不斷增加,而且我國高端專用料開發力度偏弱,生產能力有限。
目前,聚丙烯市場出現的結構性問題已引起行業許多有識之士的重視,不少企業已將結構調整作為重點,開始加大專用產品的研究與開發。
(原標題:聚丙烯市場結構性過剩和短缺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