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發生過數起搶購食鹽的事件,事后總是讓人覺得啼笑皆非。以湖北為例,我省食鹽庫存一直很充足。同時,作為“化工之母”,我省鹽化工產業潛力巨大,通過加快技術創新、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和循環利用,延伸產業鏈,進行產業集群,鹽化工產業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新的支柱性產業。
產鹽大省豈會缺鹽
9400噸鹽撲滅缺鹽謠言
沒有人閑來無事會一次買很多鹽。但一旦遇到突發事件,鹽常常成為主角。
最典型的例子,便是2011年3月日本核泄漏之后的搶鹽風潮。去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發生后,受日本核污染影響,不少國內百姓擔心海水污染吃不上鹽,或者想通過加碘鹽預防核輻射。于是,各地紛紛出現了一股搶購食鹽的風潮。
這一次突如其來的搶鹽風波,同樣波及到了湖北。當時,許多市民不明就里地開始到超市搶購食鹽。根據武漢市商務局當時的監測數據,從去年3月16日下午開始,武漢市各商超購買食鹽的消費者劇增,武漢市的部分超市曾出現暫時斷檔。
時至今日,湖北鹽業系統相關人士對那次搶鹽風波仍記憶猶新。據了解,2011年3月17日上午,湖北鹽業公司正組織各市州分公司召開一個關于“十二五”規劃的研討會。會議中途,與會的各位經理突然開始陸續接到各地反映食鹽銷售告急的電話。聯系到日本地震引發核泄漏事件,與會人員馬上意識到食鹽出現了搶購風潮。于是會議的原議題立即停止,轉而召開應對食鹽搶購風潮的緊急會議。
此后4天內,全省連夜緊急調運食鹽9424噸,確保了省內市場食鹽供應,我省食鹽搶購風迅速平息。
今天再回憶去年的荒唐往事,許多人都可能會覺得啼笑皆非。實際上殷鑒未遠,“搶鹽潮”并非僅此一次。早在2003年非典時期,伴隨著板藍根等中藥材的搶購潮,食鹽同樣一度成為搶購品。由此在網上誕生了一個十分經典的笑話:去年超市搶鹽的人群里,一太婆悠然選尿布。問她為何不買鹽,太婆回答:非典時搶的鹽還沒吃完呢。
食鹽專賣計劃定價
23年鹽價漲了1元錢
我省是食鹽產銷大省。目前,全省各類鹽的總產量在700萬噸左右,其中食用鹽產量為100萬噸左右。
盡管如此,食鹽搶購的事件仍然屢有發生。除了日本核泄漏和非典期間最為典型之外,今年以來,省內荊州和國內蘭州等地,也曾出現小范圍短時間的“買鹽潮”,究其原因,多是輕信鹽會漲價之類的傳言。
對此,業內人士稱,處于國家專賣制度控制之下的鹽價,歷來是計劃定價,再加上國內鹽礦儲量驚人,生產能力目前已經處于過剩的狀態,老百姓根本就不需要擔心鹽價的問題。
記者查閱近年出版的湖北省志發現,在1989年11月,國家物價局發布文件提高食鹽定價,當時湖北省經提高之后的袋裝鹽售價為每斤0.38元。23年之后的今天,超市在售的最普通的精制碘鹽,售價為每斤1.3元。也就是說,22年來,食鹽價格每斤漲了1元錢。如果對比23年來其他生活必需品的價格漲幅,以及食鹽的生產成本和流通成本的漲幅,這1元錢的價差,幾乎可以忽略。
武漢某高校經濟學博士王海濤曾長期研究中國古代的鹽政制度。據他介紹,作為維持生命必需品的存在,食鹽的管控,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歷來為統治者所看重。官鹽與私鹽的爭奪、鹽稅鹽引的厚薄變遷,在歷史上都曾導致鹽價的劇烈波動,最終影響到社會穩定。“新中國成立之后一直實行的都是低鹽價政策。一方面保證碘鹽等產品的質量,另一方面嚴格價格管理,保持供應穩定。”
除了上餐桌也是“化工之母”
鹽化工產業前景廣闊
除了食用,鹽同時也是“化工之母”。
食用鹽市場畢竟只占鹽業的很小一部分。根據業內人士提供的數據,我國原鹽的消費結構為:食用鹽占16%,兩堿工業用鹽占72.4%。湖北省鹽礦資源豐富,鹽化工產業即工業用鹽市場的開發,潛力巨大。
記者了解到,湖北鹽化工產業基礎較好,通過加快技術創新、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和循環利用,延伸產業鏈,進行產業集群,鹽化工產業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新的支柱性產業。
藍天鹽化副總經理萬真華告訴記者,總體來說,國內鹽產能已經過剩,由此導致工業用鹽市場起伏很大,價格波動頻繁。去年國內兩堿工業用鹽緊張之時,工業鹽最高出廠價曾經達到450元/噸,當時,來自全國各地的客戶直接住在鹽廠,等待調鹽。但今年以來,工業用鹽價格急轉之下,9月前后甚至賣出過280元/噸的出廠價。目前價格稍為回暖,也不過320元/噸左右的水平。
據了解,我省的鹽業企業目前由中國鹽業總公司、湖北省鹽業總公司、江漢油田、湖北宜化等主管,這些企業在精加工、深加工、下游產品開發上,各具優勢。然而,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省內的鹽化工產品大多數精深加工潛力巨大、產業鏈條依然很短。
業內人士稱,作為原鹽輸出大省的湖北,隨著各地鹽化工業的發展,正遇到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湖北周圍的四川、江西、湖南、河南、安徽均產井礦鹽,產能逐年擴大。遼寧、河北、山東、浙江盡管與湖北相隔,但擁有海鹽生產的天然優勢,隨著物流成本降低,其競爭力正在增強。另外高品質的進口鹽增長迅猛,沖擊著國內井礦鹽市場。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湖北急需擴大兩堿工業方面的產能。此外,加強科技開發,發展鹽系列產品,也是挖掘湖北鹽礦資源潛力的有效途徑。據了解,從全國來看,目前只開發了八大類不足百種鹽產品,且絕大多數為食鹽中的保健鹽、調味鹽系列,年產量不過10萬噸;公路化雪、畜牧、水處理、洗浴用鹽、高純度工業鹽等高附加值產品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原標題:湖北鹽化工產業潛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