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寒潮”持續發酵,致使中國煤省山西的工業經濟動力引擎“轉速”出現下降。山西省統計局7日發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山西全省主營業務收入1億元人民幣及以上工業企業(以下簡稱“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三成,除晉城市略微增長外,其余10市均落入負增長區間。
受中國經濟形勢放緩等多重因素影響,國內對煤炭需求有所下降。曾因煤而興的中國內陸省份山西,如今因煤炭產業的“轉冷”,嚴重影響了全省工業經濟的增長。
山西各地市雖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均有所增長,但盈利水平普遍下降。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山西全省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30.3%,僅晉城市億元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5%,較上半年回落28.7個百分點,其余10市利潤均落入負增長區間。
山西省統計局稱,自2012年5月份起,煤炭行業當月價格指數落入下降區間,前三季度,煤炭行業價格指數為98.2,同比下降1.8個百分點。山西煤炭行業實現利潤550.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5%,降幅較上半年擴大19.5個百分點。
山西省統計局官員表示,由于煤炭行業利潤占山西全省工業利潤比重較大,前三季度煤炭利潤比重為94.9%,煤炭工業利潤同比下降基本決定了山西工業利潤下降走勢。
此外,統計專家分析認為,煤炭企業存在較大的消化庫存壓力及存貨跌價壓力,去庫存化也將影響山西工業經濟的增長。統計顯示,前三季度,山西煤炭行業產成品存貨為180.6億元,同比增加19.7%,高于億元以上企業平均水平3.7個百分點。
(原標題:煤炭“寒潮”持續發酵致山西工業利潤嚴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