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徐海濤(前)在檢查電機運行溫度。 |
在大慶油田,采油三廠三礦北二十聯合站是有名的“金牌站”,連續兩年被評為油田管理先進站、節能示范站,并在油田注水聯隊驗收檢查評比中獲得第一名。如今,這個站的能效對標管理經驗已經在大慶油田推廣。在驕人成績的背后,站長徐海濤功不可沒。
今年36歲的徐海濤2006年成為北二十聯合站副站長,2009年擔任站長。北二十聯合站有75名員工,管理著75臺機泵設備、42臺大小容器,還負責著三礦每日2萬立方米的水處理任務。
打鐵還要自身硬
徐海濤剛當副站長時,曾被一名老工人來了個“下馬威”。站長當場對那名工人說:“你欺負海濤剛來不懂,是不是?”徐海濤覺得臉上一陣陣發燙。他當晚沒回家,捧著流程圖,一處一處走,一個一個摸。兩個半月后,徐海濤把全站各崗流程吃得透透的,操作要點倒背如流。為確定最佳反沖洗間隔時間,他連續一周在污水崗進行調查,每天取樣、化驗,反復對比分析了300多個水樣,終于確定了最佳反沖洗時間。自此,他成了崗位工人的“主心骨”。
很多來過北二十聯合站的人對徐海濤牽頭研制的冷卻水再利用裝置印象深刻。這項革新每年可為油田節約7200立方米新鮮水。徐海濤到北二十聯合站后,發現這里每年夏天有很多冷卻水只能隨污水注入地下,覺得十分心疼。他請教專家后,得知這是油田普遍問題。為達到節約新鮮水的目的,他決心自己試一試。在一個月的時間里,他繪制了10多張圖紙,改動百余次,又接了300多米管線進行試驗。他和大家一起琢磨管線走向,分析壓力,問題一個個被破解。經過近100天的試驗,他和大家一道成功研制出了冷卻水再利用裝置。此后,他又對這一裝置進行了多次改進。2011年,這一革新項目榮獲油田技術革新三等獎。
繼冷卻水再利用裝置之后,他又琢磨出了紫外線殺菌器間歇性投運方法,每年可節電10.74萬千瓦時,節約燈管費用26.42萬元;研制了錐形節水池,每年可節約新鮮水1000多立方米。
2010年年底,徐海濤在北二十聯合站開展了“為能效對標工作獻計獻策”活動,節能水箱、節能燈管、光控路燈等一系列節能小成果應運而生。北二十聯合站成為聞名油田的節能示范站。
好作風傳遞正能量
工人們敬佩他。因為他管站有辦法。徐海濤抓住員工“不差錢”卻“要面子”的心理,制定了“考核紅名榜”制度,對無故遲到或早退的一次扣10元錢,并把名字標紅列出,整肅了勞動紀律。他實施全員定位管理法,開展“班前五分鐘故事會”,推廣應用安全信息卡,發起有獎查隱患活動。2011年,在采油三廠安全達標創優競賽中,北二十聯合站有兩個班組獲獎。這個站的“安全操作六步工作法”被采油三廠評為優秀操作法。他堅持組織員工植草種樹,全站綠化面積超過20%,被油田命名為花園式泵站。
工人們有點怕他。因為他管得嚴、查得勤。崗位工人都知道,站長隨時可能來崗上查問注水量、泵壓和來水水質等。2012年,全站員工技能鑒定通過率100%。如今,北二十聯合站設備維修率和注水單耗下降了,泵效提高了,水質越來越好,實現了“注好水、注夠水、有效注水”的目標。
工人們服他。因為他關心員工生活,吃苦在前。2009年入冬前,由于站內投運多年的采暖管線大面積腐蝕穿孔。為保證崗位工人不受凍,徐海濤決定帶領全站僅有的10名男員工自己動手換管線。對此,一些人不理解,說他“瞎折騰”。徐海濤對這些話毫不理會。他帶領男員工挖好長700米、深80厘米的管線溝,配合保障隊焊接、抬管、對口,足足干了20多天。當廠里派的工程隊到達站里后,簡直不能相信這是站里員工自己干出來的!入冬后,北二十聯合站站內溫暖如春。工人們由衷地夸他:“今年屋里能這么暖和,多虧了站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