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重慶,成品油市場平靜的表面下,硝煙四起。殼牌、中石油、中石化等成品油銷售巨頭,今年紛紛加快開店速度,在渠道、價格和服務方面展開拼殺。
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但用在重慶民營加油站身上,卻很不合適。在中石油、中石化、殼牌這三家石化巨頭的交戰中,民營加油站由于沒有油源,并不能坐得漁翁之利,反而出現了銷售下降、利潤降低的情況。
“看到房頂上的幾根管沒?到了夏天,它們會噴出霧氣,為車主降溫。”重慶東銀殼牌石化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川表示,日前,其在重慶的首個旗艦加油站在南坪開業。這樣的旗艦店中不僅有便利店、加油設備等常規設施,還將配以會所,供車主無線上網、休息等。
據胡川介紹,這是殼牌在南岸開設的首家加油站,開業后,其在重慶主城區布局已基本完成。殼牌重慶相關負責人稱,除了渝中區和江北,其已形成了對主城九區的全覆蓋。而據商報記者采訪了解,欲爭奪我市成品油消費市場的,并不僅僅是殼牌一家。
巨頭圈地
殼牌兩月開三加油站
“從10月開始,我們已連續開設了3個加油站。”重慶東銀殼牌石化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川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重慶是殼牌在西南地區的重點市場之一,為了加快占領重慶市場,殼牌還加大了渠道布局速度。據記者了解,從今年開始,殼牌在重慶連續開設了5家加油站,其數量也一躍增加到了24家。這些加油站不僅開設在主城區,渠道還下沉到區縣市場,布局到合川、南川等地。
記者看到,為了給新站招攬人氣,殼牌每個新站的門口都擺了一塊“招牌”,上面寫著“30天內,汽油每升優惠0.2元”。殼牌重慶相關人士稱,開店不是殼牌占領重慶市場的唯一手段,其還將加強對旗下加油站的服務提升,比如部分加油站將提供汽車美容和快修服務等。
而為了保障油源,殼牌還在渝北洛磧規劃了儲備能力達1.5萬立方米的油庫。該油庫預計明年投入使用,每年可為其周轉10萬噸成品油,滿足旗下自身加油站的需求。而下一步,該油庫還將進行擴容,預計5年內可達到周轉20萬~30萬噸的水平。
油企租賃民營加油站
對重慶成品油消費市場摩拳擦掌的,并不僅僅是殼牌一家。
對于涪陵的民營加油站老板張女士而言,她那幾百平方米的加油站,也成為眾多公司競相爭奪的焦點。“之前有不少公司找過我,希望我把加油站轉讓給他們。”張女士表示,因為價格原因,最終某公司以租賃形式按每年20多萬元的價格將其加油站租了下來。“轉手的價格談不攏,但對方希望快速在涪陵布局,所以選擇了租賃方式。”對于是哪家公司接手了她的加油站,張女士三緘其口,僅表示目前該加油站仍在裝修中,待其正式營業后可對外公布。
“租賃是快速占領市場的一種方式。”中石化重慶分公司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表示,如中石化就采用過這種方式進軍市場。該人士稱,對于位于優質地段的民營加油站,各家石油銷售公司都采用“緊盯”的策略。若買賣雙方在價格上僵持不下,就通過租賃的方式將其入手,達到快速搶占市場的目的。
重慶另一家成品油銷售企業龍禹石油規劃部門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部門一共8個人,每個人手中都有加油站收購任務。”該人士表示,從今年年初以來,她沒少往北碚、巴南、涪陵等地的民營加油站跑。每一次去的目的,就是為了洽談收購她瞄準的4~5家民營加油站。
民企艱難
難給優惠競爭處于劣勢
“我的左邊是中石油,右邊又新開了一家中石化,我被夾在中間。”我市一家民營加油站老板曾先生無奈地表示。據介紹,他的加油站位于一條公路旁,雖然面積不大,但車流不少,每天營業額可達上萬元。但一年前,中石油在其旁邊開了一家加油站,分流了不少客源。而今年上半年,曾先生加油站旁邊又新開了一家中石化加油站。
“起碼帶走了我三分之一的生意,沒給我帶走一半顧客都謝天謝地了。”曾先生粗略算了下,每天至少減少了幾千元收入。而新開的中石化加油站還搞起了每升0.2元的優惠。隨后,記者得到了中石化方面的確認,該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新開加油站會給予從0.05~0.2元/升的優惠攬客。
“假如你是一個陌生的司機,讓你選擇在民營加油站或中石化消費,你愿意去哪家?”曾先生分析,他的劣勢主要是在品牌上。而按照國內成品油供應情況,沒有油源的民營加油站,長期處于“吃不飽”的狀態,自然難以給出更多優惠,使得優勢全無。他稱,目前僅能做一些老熟客的生意,但按照這個趨勢,未來生意會更加難做。
“沒有油源,零售市場爭奪又激烈,這生意是沒法做了。”涪陵一民營加油站的老板也很無奈。他告訴記者,民營加油站的油源往往是通過到中石油、中石化的銷售公司批發,再按照零售價出售。但最近常常出現斷貨、停供等情況。“你想想,如果長期對老朋友說,我們的油賣完了,誰還會再來加油?”該老板表示。
現狀難改或加快退市
然而,盡管如此無奈,但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夾縫中生存的民營加油站,似乎并不愿意改變現狀。
記者多次去過曾先生的加油站,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他的加油站在裝修和設備上都顯得老舊。曾先生表示,他也曾想過開便利店,重新裝修后攬客。但擺在他面前的有兩個問題,一是裝修費用至少幾十萬,他一時拿不出來;二是加油站太小,無法再在其中開辟場地提供便利店等增值服務。而且他認為,就算這么做了也難見成效,還不如維持原狀,雖利潤微薄,但糊口還是沒問題。
“如果生意再不好,最好的出路就是坐等收購。”涪陵一家民營加油站老板表示,地段好的加油站多能賣上千萬元。如果能將加油站出手,也不妨是一種好的結果。
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張斌(微博)認為,從目前中石油、中石化的財務報表來看,其在批發業務上的收入越來越少,而零售貢獻的收入越來越多。他進一步解釋,批發業務往往是針對民營加油站,零售業務就是從旗下加油站出售的成品油。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成品油零售市場競爭將越發激烈,加上油源減縮,民營加油站退出市場的速度,將越來越快。
后市
多家油企3年內
建站數量翻倍
我市成品油消費市場正在快速增長。按照市商委的測算,2011年,全市共計消費成品油575萬噸,同比增長了2成多。
“目前重慶的成品油消費速度增長在全國都排在前列。”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張斌表示,同時,中石油、中石化、殼牌等石油大頭在西部的市場布局也未完成,這就促使大家在近年加快了對加油站資源的爭奪。
據了解,我市的加油站分布格局主要是以中石油、中石化為主。其中,中石油的加油站數量最多,按照其官方數據,其加油站數量達到475座,其中還有60多座加油站在建。在強大的渠道支撐下,中石油在重慶的成品油年銷售量達到了300萬噸左右,號稱占領了重慶近7成的石油市場。
其次是中石化,雖然目前中石化在重慶僅有250多座加油站,但增長速度迅猛,今年就新建70座加油站。據統計,中石化去年在重慶售出170多萬噸成品油,市場占有率從10%左右迅速提升到了30%。
余下的市場,被龍禹、殼牌和民營加油站占據。龍禹旗下加油站總數達到38座,其中有2~3座加油站是今年新開。而殼牌目前擁有24座加油站。
但是,現有的加油站數量,并不能讓幾家成品油企業滿足。中石化重慶分公司新聞發言人向仕銘表示,按照規劃,到2015年,其將在重慶建立500座加油站。而在中石油提出的“十二五”時期規劃中,將在2015年努力實現年銷成品油500萬噸以上,加油站總數達到700座以上的目標。
此外,殼牌也曾對商報記者表示,未來3年內,東銀殼牌還將投資10億元,將加油站總量增加到50座以上。重慶龍禹方面稱,其明年預計將新增10座加油站。
可以預見的是,在巨頭們的雄心下,民營加油站艱難生存的夾縫,將會變得越來越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