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對于飽受虧損折磨的鋁企向煤電鋁一體化管理經營模式方向發展無疑是當前國內一些較大鋁企所要解決的頭號問題。
電解鋁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其電力成本的高低對企業的盈利也產生了較大影響。再加上市場行情持續低迷,產能過剩等問題使我國鋁企也大都陷入虧損的沼澤。相關資料顯示,以一噸電解鋁為例,生產一噸電解鋁需要1.9噸氧化鋁、13800度電,0.5噸碳素,0.028噸氟鹽計算,電解鋁的直接生產成本在14000元/噸~15000元/噸,與現在的鋁價基本持平,如果鋁企有自己的電廠,成本將會得到有效降低。
日前,中孚實業發布公告稱,擬以50.822.18萬元現金收購控股股東豫聯集團持有的中孚電力41.05%的股權。據了解,中孚電力擁有3臺30萬KW發電機組,年發電能力為70億度,其中95%以上供應公司,為公司主業電力供應的主要來源。
中投顧問冶金行業研究員安海軒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鋁企與電力企業“聯誼”的做法值得肯定,二者的聯合對雙方而言均是利好消息。其主要表現在,一方面,鋁企有望通過長期用電合同的簽訂大幅降低成本,進而緩解經營危機;另一方面則是電力企業營收狀況也將有所改善。
安海軒認為,鋁業頹勢依舊,簡單地降低成本只能緩解企業暫時的困境,并不能幫助企業實現長久穩健的增長。
而如果鋁企擁有自備發電廠,那么將在行業中占有一定的優勢。一組數據顯示,2012年前三季,中國鋁業虧損高達43億元,而一直以煤電鋁一體化模式發展的神火股份同期則盈利4.39億元。
有媒體報道稱,銀星能源日前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到控股股東寧夏發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通知,中國鋁業與華電國際就收購后者持有的寧夏發電集團23.66%股權事宜簽署協議。完成此次股權轉讓后,中國鋁業將持有寧電集團59%的股權,成為銀星能源的實際控制人。至此,中國鋁業實現對寧電集團的絕對控股,其煤電鋁一體化的經營模式初顯。
博覽財經分析師張雄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市場倒逼企業向全產業鏈延伸的必然結果。目前,我國電解鋁生產中,電力占到總成本的39%,超過了國際上電解鋁生產30%的臨界電價值。在市場低迷情況下,成本控制成了企業競爭的第一要素。
“然而,對于中小型鋁企而言,要么聯合重組,要么進行產品創新,在細分市場上差異化發展。”張雄說。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