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綜合消息 1月25日訊,國首個PET循環利用產業化項目落戶天津開發區
利用航天技術自主研發出生產設備,采用國際先進的工藝流程進行生產,昨天(18日),中國首個PET(簡稱:聚酯)原級資源化循環利用產業化項目落戶開發區。建成后,該項目將成為國際上首個集再生瓶級聚酯切片生產、聚酯資源循環利用高端成套設備研發制造、咨詢認證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項目。
廢飲料瓶可“還原”成食品級包裝原材料
聚酯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可樂瓶、礦泉水瓶等,都是由食品級的聚酯切片加工制造而成。而在我國,食品級的聚酯切片幾乎都是從石油中提取,對石油的消耗相當驚人。“大約每6噸石油才能提取出1噸可以用作食品包裝材料的聚酯切片。”北京航天萬源科技公司總經理劉宏斌告訴記者,雖然,目前國內也有企業在進行廢棄飲料瓶的回收利用,但是由于成本的問題,都無法實現將廢棄聚酯瓶“還原”成食品級原材料的產業化生產。
按照北京航天萬源科技公司與天津開發區管委會簽署的投資協議,PET原級資源化循環利用產業化項目建成后,每年將循環利用5萬噸的PET瓶,相當于每年減少約30萬噸石油消耗,減排二氧化碳約15萬噸,節約折合標準煤約30萬噸。預計到2016年末,該項目將實現年收入7.11億元,利潤0.93億元。
航天技術助陣設備成本可降40%
“這個項目將把國際先進的聚酯資源循環加工工藝技術和航天技術緊密結合,發揮航天企業在系統集成領域和機電產品研發方面的綜合優勢,研制出國際領先的大產能、低能耗、智能化、綠色環保的高端成套裝備。”相關負責人表示,開發區的項目建成后將是國際上首個集再生食品級聚酯切片生產、聚酯資源循環利用高端成套設備研發制造、咨詢認證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項目,成為推動我國聚酯資源循環行業實現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示范性項目。
“PET的資源化循環利用之所以沒有在國內形成產業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成本太高,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利用在航空領域積累的技術,將生產成本降低,至少比現在降低40%,現在企業如果想上一條5萬噸級的生產線,前期投入大約需要3個億,而將來,利用我們研發的設備和工藝設計,企業可能只需要1個多億,成本回收期會縮短很多,這樣能吸引更多的企業加入到這個產業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