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霧霾天氣造成的空氣污染,使得輿論對“污染源”的討論發酵。在很多人看來,油品質量低是主要原因之一。業內稱升級油品標準的提煉技術并沒被國外壟斷,對于全國油品升級速度緩慢,中石油和中石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近段時間霧霾天氣的襲擾,油品排放標準升級已經提上日程。據了解,海南定于2013年4月1日施行國四汽柴油標準,浙江于2013年7月1日施行國四汽油標準,2013年12月31日全國施行國四汽油標準。與之相對應的是全國煉廠生產裝置的升級改造,設備的升級改造無外乎資金投入。
國務院決定加快油品質量升級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確定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部署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機制,決定加快油品質量升級。
會議指出,隨著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汽車尾氣排放對大氣污染的影響日益增加。為加快油品質量升級,會議決定:(一)在已發布第四階段車用汽油標準(硫含量不大于50ppm)的基礎上,由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盡快發布第四階段車用柴油標準(硫含量不大于50ppm),過渡期至2014年底;2013年6月底前發布第五階段車用柴油標準(硫含量不大于10ppm),2013年底前發布第五階段車用汽油標準(硫含量不大于10ppm),過渡期均至2017年底。(二)加快國內煉油企業升級改造,確保按照汽、柴油標準升級實施時間如期供應合格油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要首先如期完成改造任務。加快汽車發動機相關技術研發與應用。(三)按照合理補償成本、優質優價和污染者付費的原則合理確定成品油價格,并完善對困難群體和公益性行業補貼政策。(四)加強油品質量監管,加大處罰力度。加強行業自律,企業要向社會公開產品質量承諾。
質疑
油品質量提升之路緣何困難重重
春節前夕,環保部發布公告,推遲重型柴油車國四標準在全國范圍內實施。這是環保部兩年內再度推遲重型柴油車國四標準在全國范圍內實施。諸多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油品的標準編制機制需要改變。目前大型油企說了算的局面,只會使問題越來越嚴峻。“低劣的油品質量、大企業把持話語權卻帶頭違規的現實,使得油品質量正在成為交通減排的攔路虎,國務院正式發布的國標,幾乎成為無人理會的一紙空文。”
清潔油品仍無法保障
中國城市的滾滾車流帶來了大量污染物的排放和嚴重的空氣污染。2012年1月10日環保部網站顯示,北京當日空氣質量為“輕度污染”。當天,環保部發布公告稱,自2013年7月1日起,所有生產、進口、銷售和注冊登記的車用壓燃式發動機與汽車必須符合國四標準的要求。
美國能源基金會北京辦公室交通項目主任龔慧明告訴記者,與汽車排放相關的油品關鍵指標包括硫、錳、苯、烯烴、蒸汽壓等(鉛也是關鍵控制指標,我國已在2000年淘汰了含鉛汽油),其中最主要的是硫含量。高硫含量的燃油會使汽車的氮氧化物和顆粒物排放增多。國際的研究表明,改善油品質量能有效地降低汽車污染物排放。這是因為清潔油品能直接減少燃料燃燒產生的污染物;同時清潔油品的供應使得更高效的尾氣后處理裝置得以應用,從而更有效地通過催化轉化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清潔油品不僅使得新車能夠實施更加嚴格的尾氣排放標準,而且所有在路面上已經行駛的車都將受益。
據了解,我國2009年發布的《車用柴油》標準規定,2011年7月1日全國應供應滿足國三標準(350ppm硫含量)的柴油。由于油品標準制定和實施的落后,我國將重型柴油車和輕型柴油車實施國四排放標準的時間表分別推遲到2012年1月1日和2013年7月1日。而由于截至2011年底,國內石油公司并沒有如標準規定那樣供應國三柴油,也沒有任何解釋并說明何時能供應國三柴油,這直接導致了環保部進一步推遲重型柴油車國四排放標準實施時間到2013年7月1日。如果清潔油品供應到時仍然無法得到保障,不排除有可能會導致我國進一步推遲實施國四柴油車排放標準。 【全文】
行動
中石化明年起全面供應國四標準油品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1日表示,今年底前有12家下屬企業的提高脫硫裝置將全部建成投產,明年起全面供應國四標準油品。
據中石化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中石化在北京供應相當于歐洲現在實施的歐五標準的京標五車用油,是全球最嚴格的標準,油品中硫含量小于10ppm。在上海、珠三角、江蘇、浙江等部分地區供應相當于歐四標準的國四標準油品,但其余地區仍供應國三標準油品。
據了解,目前中國各地實行的油品標準也不盡相同。北京實行京標五標準,上海和江蘇、浙江、廣東的十多個地市實行國四標準,其他地區仍實行國三標準。
針對油品質量不高是導致霧霾天氣重要原因的說法,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表示,防治霧霾需要全民共同行動,企業都要勇于承擔責任,從自己做起。中石化將持續提高產品質量,歡迎社會各界隨時進行批評監督。 【全文】
備戰油品升級 山東地煉低調擴產
雖然是迫于壓力,但進一步擴大產能也是地煉企業增強自身影響力和價值的一個重要策略——不僅能夠在大力淘汰落后產能的風暴中存活下來,還能夠吸引國內外更多資本
持續霧霾天氣造成的空氣污染,使得輿論對“污染源”的討論發酵。在很多人看來,油品質量低是主要原因之一。在山東省兩會期間,山東省政協委員李安喜建議,盡快實施車用燃油質量標準升級,建議山東省率先在全國推廣符合國Ⅳ排放標準的汽柴油,其中汽油爭取2014年1月1日執行。
如果山東推廣國Ⅳ標準燃油,對地煉來說將是一次考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了解到,目前山東地煉企業能生產國Ⅳ標準汽柴油的只有兩家,其余50多家都面臨技改門檻,多數企業對油品升級問題采取了回避態度。
另據了解,盡管山東地煉一次性加工能力突破1億噸,達到1.1億噸,但為應對未來發展趨勢,其擴張步伐并沒有停止,如果加上在建和擴建的,產能將達到1.26億噸。 【全文】
疑慮
油品升級,可不可以不漲價?
2013年1月北京持續霧霾天氣造成空氣嚴重污染,眾網友調侃北京精神應該改為“厚德載霧,自強不吸,霾頭苦干,再創灰黃”。雖是調侃,但是也反映出人們對霧霾極高的關注度。同時,對“污染源”的討論也持續發酵,“中國成品油硫含量普遍為歐洲的15倍”的說法,一時成為網民抨擊油品差的力證。業內稱升級油品標準的提煉技術并沒被國外壟斷,對于全國油品升級速度緩慢,中石油和中石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據了解,目前除北京執行“京五”、上海,廣東,江蘇執行“國四”標準以外,國內其他地區基本執行“國三”汽油排放標準。國家標準如此,難怪乎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要以此為自家辯解:“煉油企業是霧霾天氣直接責任者之一,但這并非因油企質量不達標,而是我國標準不夠,只有北京推行含硫量在10ppm以下的歐五,但全國普遍為150ppm的歐三,標準不提高設備改造就上不去。”
近段時間霧霾天氣的襲擾,油品排放標準升級已經提上日程。據了解,海南定于2013年4月1日施行國四汽柴油標準,浙江于2013年7月1日施行國四汽油標準,2013年12月31日全國施行國四汽油標準。與之相對應的是全國煉廠生產裝置的升級改造,設備的升級改造無外乎資金投入。 【全文】
油品升級成本不應由消費者買單
希望石油壟斷國企不附加任何條件地承擔起這項利國利民利子孫后代的公益事項,抓住這個時機重塑在民眾中的良好形象和公信力
中石化承諾,今年年底前有12家下屬企業的提高脫硫裝置將全部建成投產,從明年起將全面供應國四標準油品,以降低汽車尾氣中的顆粒物。(2月4日新華網)
中東部地區面積達143萬平方公里的持續霧霾天氣,使我們深切感到“環境災難”的厲害,深切感到環境災難來的那樣突然,我們為破壞環境付出代價的時間這么快來臨。造成這次霧霾環境災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機動車暴增導致的尾氣排放是原因之一。這與國內長期使用的低標準汽柴油關系很大。
然而,針對公眾指責、質疑,石油企業開始矢口否認,到后來承認是油品質量低造成,再到現在承諾盡快升級油品,一個霧霾天氣將石油壟斷巨頭們又一次推到了風口浪尖。從技術、設備等方面來看,全國油品全面升級不是問題,而問題出在油品升級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以硫含量來看,京五標準硫含量要低于10ppm,國四標準要低于50ppm,國三標準要求低于150ppm。目前除了北京使用了京五標準汽柴油,以及上海、珠三角、江蘇等地實施了國四標準油品,全國大部分地區的油品實施的仍是國三標準。有關研究機構測算,如果按照三大油企升級國Ⅳ汽柴油的成本投入保守估計在500億~600億元,每升成本上升0.12~0.15元。一個利益問題出來了,這么大投入成本由誰負擔呢? 【全文】
兩大油企將全面供應國IV油 升級成本誰買單
近日,中石化宣布,明年起將全面升級供應國IV標準油品。
而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于1月30日發布的《2012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簡稱報告)也表示,我國車用汽柴油標準將在2013年從國III走向國IV,預計2014年全國達到國IV標準,局部地區率先達到國V標準。
這意味著,從2014年開始,兩大油企都將開始供應國IV標準油品。
有多位分析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從國III升級到國IV,在技術上并不存在障礙。最關鍵的問題是由此造成的高額成本該由誰來買單?油品升級后,油價是不是會大漲? 【全文】
評論
提升油品質量須加快步伐
今年以來,多個城市頻繁出現的霧霾天氣,讓與汽車尾氣排放緊密相關的成品油質量提升問題瞬間成為輿論焦點。而成品油質量提升緩慢究竟是標準之過,還是利益之爭?盡管說法不一,但可以明確的是,加速油品質量提升是從源頭控制霧霾的重要手段。
隨著我國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汽車尾氣已成為城市空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據統計,機動車排放污染相對于工業污染的比例,已經由2003年的3∶7上升到了現在的1∶1。據北京市環保局測算,自2005年北京市開始實施國三標準以來,僅2006年一年,全市機動車尾氣中二氧化硫排量較實施國二標準時減少了2480噸;而實施京4標準后,每年二氧化硫排放量又較國三標準時減少1840噸。可見,使用清潔燃料是減少機動車排放的重要方法之一。
但是,目前我國除北京使用京5標準油品外,其余地區則多為國四、國三標準油品。油品標準提升進程緩慢,在一定程度上縱容了汽車尾氣低標準排放。 【全文】
后果
研究:空氣污染影響嬰兒出生體重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周三(2月6日)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空氣污染可能導致新生嬰兒體重過輕,從而威脅到嬰兒的健康甚至生命。
美國《環境衛生展望》雜志刊登的一篇研究報告說,孕婦呼吸越多的汽車廢氣或煤炭煙霧,其新生嬰兒的出生體重就可能越輕。 【全文】
網友聲音
@善良的曉佛:.中石化高調升級油品 70%成本需消費者埋單 原來和世界接軌的價格是這么差的油,那如果油品和世界接軌,價格是不是就要超過歐美。
@陳世卿院士:業內稱油品被倒逼升級500億成本或轉嫁消費者!希望全國國Ⅳ油不漲價,期待中石油、中石化拿出利潤“補貼”消費者,“補貼”環境! 這也是油企“補償”這些年來因霧霾毒氣無辜受害的廣大人民群體,一個善意的“小錢”!
@歡樂的厚土載德:我們花全世界最貴的油價用著全世界最差的油,但是那個賣油的卻數得上全世界最有錢的公司!
@sixjava:你不是抱怨車位緊張嗎?我就提高停車費!你不是抱怨油品太差嗎?我就提高油價!
@弦-Michael:油品升級,大部分成本由消費者買單。面對越來越嚴重的空氣質量問題,中國的汽柴油終于升級了,本是好事,但是增加的成本大部分由消費者來承擔就有些讓人不舒服,政府、企業和個人應合理分攤成本;更重要的是,政府和國企應通過油品級別的提高和漲價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讓人們將環保出行變成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