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綜合外媒報道,最早在今年六月,美國和歐洲可能將開啟被稱為“具有開拓性意義的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國際貿易專家稱,這一協定可能會為大西洋兩岸帶來大量的經濟利益。但是由于阻礙重重,協議的成功還遠不能保證。
在今年的國情咨文講話中,奧巴馬總統提出了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的前景。他說:“跨越大西洋的自由和公平的貿易能為美國提供上百萬份的高薪就業機會?!?/p>
歐盟委員會主席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很快就對這一提議表示支持,他認為,一個全面的歐美貿易協議能夠強有力地促進歐洲疲軟的經濟。他說:據估計,如果這項協議達成并實施,歐洲GDP會提高0.5個百分點,這將每年帶來數百億歐元的收入和幾十萬的新工作。
新的貿易協定對西方國家來說是一個雙贏的機會。但是,國際工會聯盟的夏朗•巴羅警告說,一個僅僅基于經濟利益的貿易協定將損害美國和歐洲工人的利益。
他說:“既然這份協議是建立在我們想要協作而共享財富的價值觀上,那么集體談判就必須是一種核心方式,這樣就會有分配效應。這很有意思。”
有人擔憂,減少貿易和投資壁壘會損害集體談判達成的協議,并使生產轉移到勞動力最廉價的地區,但是卡托研究所的貿易問題專家丹尼爾•伊肯森認為,這對美國來說并不是問題。
他說:“事實上,人們普遍認為歐洲的勞工標準比我們高,所以美國的工人運動不太可能會反對這項協議。”他認為談判應側重于統一技術和管理標準。
考慮到美歐的貿易關稅已經很低,現在的主要障礙很可能圍繞著貿易補貼,也就是政府的農產品補貼和給飛機制造商的補助,以保證他們的競爭力。
即便雙方都能消除這些差異,工會領袖夏朗•巴羅依然認為加強貿易并非治愈全球經濟衰退的良藥。
他說:“除非我們能采取行動來制止對工人權利的侵犯,提高全球工人的工資,使人們有能力靠薪水養活自己,并穩定社會需求,否則世界經濟不可能重回正軌。”
美歐貿易幾乎占到世界經濟產出的一半。分析人士認為,擴大貿易可以進一步鞏固他們的伙伴關系,以抗衡中國逐漸增長的影響力。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