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3月22日,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與中方簽署協議,宣布將把每年對華原油供應量提高一倍至3100萬噸,同時Rosneft則將從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獲得20億美元貸款。
俄羅斯是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且是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第二大石油出口國。若真對中國供應翻倍,俄羅斯對亞洲的石油出口將占其出口量的五分之一。而3100萬噸的供應量則相當于中國2012年進口量的九分之一。
原油貿易倍增
目前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50%,根據預測,到2020年中國石油需求量將達到4.5億噸至6.1億噸,對外依存度上升至60%-70%。繞開馬六甲海峽,發展新的石油進口通道,已經成為保障中國能源安全的當務之急。
如今,俄羅斯石油公司和俄羅斯石油管道運輸公司可以通過“東西伯利亞——太平洋”輸油管道支線每年向中國供應石油,這無疑將大大增加中國能源供給的安全度。
早在2009年2月,中俄就雙方簽署了首個“貸款換石油”合同,中國向俄羅斯提供總計250億美元的長期貸款,而俄羅斯則以石油為抵押,以供油償還貸款,從2011年至2030年按照每年1500萬噸的規模向中國通過管道供應總計3億噸石油,石油價格以俄石油運到納霍特卡港口的價格為基準,隨行就市。
目前,俄羅斯每年向中國供應1500萬噸石油的協議已經執行了四年。根據協議,今年將在現存合同基礎上再補充供應80萬噸。供應量達到高峰時,在不同年份將大約增加到3100萬噸。據Rosneft總經理謝欽介紹,供應期限約定為25年,“具有法律約束效力的最終合同將在若干時間后簽署”。
近年來,俄羅斯一直穩步提高面向亞洲地區的原油出口量,今年約15%的原油出口量將面向中國和太平洋地區,面向歐洲地區的供應量則在減少。能源專家林伯強(微博)認為,因歐洲經濟下滑、美國頁巖氣大發展,歐美石油需求正在萎縮,而中國等新興市場對俄羅斯能源的需求正在上升。
此外,Rosneft還計劃在2013年通過太平洋遠東的科米滋諾港口(Kozmino)向中國運送700萬噸石油,并在2014年增加至900萬噸。
從貿易到開發?
今年2月,Rosneft剛得到了俄總理梅德韋杰夫送予的大“紅包”:給予俄石油12處大陸架的油氣開采權。其中,5處大陸架位于巴倫支海,3處位于拉普捷夫海,3處位于楚科奇海,1處位于喀拉海。也就是說,該公司沒有通過競標,就獲得了相關大陸架區域的油氣開采權。
此次,Rosneft與中石油還達成了在巴倫支海大陸架和伯朝拉河流域進行合作的初步共識。同時,雙方的合作還涉及到東西伯利亞8個許可證區段。
事實上,在今年2月,謝欽在中國進行了為期數日的工作訪問,根據當時的訪問內容,中俄能源合作升級就已見端倪。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謝欽明確表示,正考慮邀請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開發俄羅斯大陸架,并透露“雙方決定,就共同開發大陸架的前景方向設立若干工作組”。
在林伯強看來,俄石油謀求與中國能源企業的合作。主要原因在于僅靠自身難以滿足資金方面的需求,如果‘三桶油’加入,資金乃至技術難題或都能迎刃而解。而對于中國石油企業來說,可以將油氣田資源范圍延伸到俄羅斯,當然是一件好事,但也同樣面臨風險,“不能光考慮資源,投資收益,以及后續的利益分配和政治風險,都要通盤考慮到”。
據一位熟悉俄羅斯的業內人士稱,目前俄羅斯很多油氣田常年投資不足,特別是高加索、烏拉爾那里的產量已經下降很多了,而最需要外來投資人,則是遠東的東西伯利亞地區。
此次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中投公司和中俄投資基金三方簽署了諒解備忘錄,確定了向俄羅斯遠東地區基礎設施項目進行投資的原則,項目支持總額將超過3500億盧布(超過116億美元),這顯示出俄羅斯遠東地區后續對中國將可能敞開大門。
石油業一位消息人士還表示,Rosneft正在研究經哈薩克斯坦境內利用阿塔蘇-阿拉山口石油管道對華供油的可能性。
天津煉化項目或加速
“‘貸款換石油’的合作模式只是雙方能源合作的一種比較初級的模式,下一步的重點是成立合資公司,實現雙方在上下游一體化全面合作。”中石油一位人士說。
目前,中石油與Rosneft已在天津合資成立煉油廠——中俄東方石化(天津)有限公司,中石油占51%股份,Rosneft占49%股份,此次俄方增加的供應量便主要是滿足天津煉油廠的上游原油需求。
根據東方石化的合資企業框架協議,該煉油廠計劃年煉油能力1300萬噸,其中900萬噸的原料來自俄羅斯。俄羅斯的石油將通過油輪運抵天津港,然后通過長42公里的管道輸往煉油廠。目標銷售市場是中國北方和中部省份以及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項目投資額估計50億美元。
不過這一合資煉廠自2010年簽約以來,后續建設進展并不順利。
去年12月,俄羅斯副總理德沃爾科維奇在俄中能源對話框架內的會議結束后對記者稱,俄羅斯向中國轉交了建設天津煉油廠的政府間協議草案。
此次,天津煉油廠項目也在雙方簽署的一系列協議之列。這預示著,這一沉寂三年的項目可能會獲得加速度的進展。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