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烏黑的煤粉送進去,經過加溫、加壓、催化等程序,24小時后就變成了柴油等液體燃料。”在全球首個煤直接制油工業化項目的廠區,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林長平指著一排排管道說。
這個項目位于“煤海”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內,去年生產的柴油、石腦油、液化石油氣總量已經達到86萬噸。
中國富煤、缺油,開發煤制油技術,構建多元化的油料供應體系,對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意義重大。
2004年8月,神華集團依托自主開發的煤直接制油技術,一步到位,啟動建設全球首個百萬噸級煤直接制油工業化示范生產線。該生產線投資約126億元,設計年產柴油、石腦油、液化石油氣108萬噸。
“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德國曾成功建設和運行煤直接制油工廠,后來工廠在戰爭中被毀棄。此后,只有美國等發達國家完成了煤直接制油技術中試,但是沒有投入工業化應用。”林長平介紹說。
這個項目于2008年建成后,一次性試車成功,并且從2009年底起開始試生產。隨后,生產線運行日益平穩,產油量連年增長,目前已經進入長周期平穩運行狀態。
在建設和試生產過程中,神華集團聯合國內外眾多的科研、裝備生產單位,攻克了一系列世界級的工程技術難題。目前,神華集團自主開發的煤直接液化核心工藝已經獲得美國、俄羅斯等許多國家的發明授權。
“我們原來預期要經過5到8年才能盈利,其實2011年就開始盈利了。我們的柴油產品,發熱量、凝點和比重都明顯優于普通柴油,現在供不應求。”神華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副總裁、總工程師舒歌平說。
“以石化行業安全平穩運行的各個標準衡量,我們的技術已經趨于成熟,經濟、環保、水耗等指標也得到了檢驗,一旦國家有需要就可以迅速推廣,加上我們積累了經驗,如果新建生產線,我們第二年就有把握達產。”林長平說。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