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5月9日,國內成品油市場開啟新定價機制下的第一個漲價窗口。
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決定將汽、柴油價格每噸提高95元,測算到零售價格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全國平均)每升分別提高0.07元和0.08元,調價執行時間為5月9日24時。
近期國際油價震蕩上行
記者梳理發現,自4月25日成品油調價落實以來,國際油價總體呈震蕩上行走勢。在此輪調整期的上半期中,世界各國制造業數據較差,國際原油一度下跌。外盤5月1日布倫特原油期貨再度跌破100美元大關。
但隨著經濟數據利好、歐洲央行降息、美聯儲實行量化寬松政策,大宗商品市場出現迅速反彈。再加上美國就業形勢轉暖、股市表現強勁,一系列因素均形成推漲本輪油價的有力支撐。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收盤,本周期WTI輕質原油價格累積均價較上周期上漲4.87%;布倫特原油價格上漲2.16%,這也奠定了國內成品油價格上調的預期。
油價調整市場化開啟新篇章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新定價機制實施以來的首次上調,而且此次國內汽、柴油價格全國平均每升分別上調7分錢和8分錢,是近10年來上調幅度最小的。
根據3月27日起實施的新成品油定價機制,成品油調價周期由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取消了掛靠國際市場油種平均價格波動4%的調價幅度限制,同時適當調整了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的國際市場原油品種。但當汽、柴油的漲價或降價幅度低于每噸50元,折合到每升調價金額不足5分錢,為節約社會成本,零售價格暫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沖抵。
因此,在4月10日的首次調價窗口擱淺后,直至4月25日第二個調價窗口開啟時,油價才迎來新定價機制運行后油價首次調整,國內汽柴油價格分別下調了395、400元/噸。
“而本次調整幅度則是自2005年以來,成品油調價幅度最小、調整頻率最快的一次調整。在新機制下,4月10日本是首個調價窗口,但因當時原油變化幅度較小,未達成品油調價條件,而造成了調價的延后。而此次調整的及時落實,體現出國內成品油調價真正實現了‘短平快’。”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張斌(微博)表示。
從卓創資訊統計數據來看,成品油調價時間間隔最長的一次是281天,發生在2007年11月1日。而新機制下,本次調價周期為15天,也是自2005年以來調價頻率最快的一次。“后期若原油價格保持波動,那么兩周(10個工作日)一調的局面將成為常態;并且在原油波動不大的情況下,油價的小幅調整也將成為常態。這將為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市場化打開新的篇章。”張斌進一步解釋稱。
對總體物價水平影響不大
由于本次油價上調幅度很小,市場測算對總體物價水平的影響不大。
卓創資訊發給記者的報告顯示,此次成品油價格上調有望增加物流企業、出租車以及私家車的油耗成本,但由于幅度較小,且目前成品油調價時間縮短為10個工作日(約合14個自然日),所以實際影響有限。
以載重50噸的物流貨車、月跑1萬公里左右為例,單車在下一個成品油計價周期內油耗成本將增加170元左右。私家車方面,若月跑2000公里,每百公里8升油的普通家庭,也意味著下一個計價周期的油耗成本將增加不足6元。
另外,汽柴油市場后期走勢或也將呈現出差異性。據卓創預計,本輪調價后,各地主營汽柴油價格或推漲至新的批發到位價,隨著夏季氣溫的不斷升高,汽油需求迎來旺季,價格或達高位;而柴油方面,由于目前柴油剛性需求仍較一般,加之近期在上調預期下已有合理存貨,因此,后期柴油價格或有承壓下滑的可能。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