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收入增了,費用減了。”提起沼液灌溉帶來的變化,延慶縣西五里營村村支書王占明的回答干脆利落。村里的土地過去用化肥,現在直接使用沼液,用沼液代替化肥,不僅避免土壤板結,地里的產量也提高了近三分之一。村里58歲的葡萄種植戶羅秀奇,承包的三畝葡萄園去年收入3萬多,比過去使用化肥多了2萬元。
澆灌葡萄地的沼液來自離村不遠的合力清源科技有限公司,這是由德青源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美國合作成立的能源公司,起初是為了處理德青源公司的300萬只蛋雞每年產生的8萬噸雞糞,10萬噸生產、生活污水。通過不斷創新,合力清源現在可以處理畜禽糞便、秸稈、餐廚垃圾,通過發酵能把這些廢物變成沼氣,再進行發電或生成生物天然氣。
西五營村利用的沼液是“廢物”生成沼氣時的副產品,目前延慶縣近5000畝的果園都免費澆上了沼液,管道鋪設到每一家的地頭上,果農只要打開閥門,沼液“營養餐”就可以直接澆灌到葡萄園中。西五營村的村干部說,用沼液種出來的葡萄個大、味兒甜,而且因為不使用化肥,可以進行有機認證。村里現在有454畝有機葡萄田,普通葡萄賣三四塊一斤,有機葡萄能賣六七塊一斤。
除沼液外,西五里營村馬上就要用上生物天然氣。生物天然氣是通過沼氣生成的天然氣,被稱作“綠色燃氣”,甲烷含量比普通液化氣高。
緊挨西五里營村的前廟村是張山營鎮第一個使用“綠色燃氣”的村子,全村有184戶用上“綠色燃氣”,村委會主任王合亮說,“過去一個月要用兩壇子氣,得100多塊錢。現在10多方(m3)氣就夠了,一方(m3)氣2.5元,一個月30多元錢,少了一多半。”
到今年年底該鎮將有10個村近3000戶居民用上“綠色燃氣”,往后,將在張山營鎮28個村和康莊鎮部分村推廣,使約1萬戶農民受益。
這樣的循環經濟模式,馬上將在新發地批發市場運轉。合力清源市場部副總監劉鵬介紹說,新發地果蔬垃圾能源化利用項目今年年底施工,明年投入使用,屆時新發地每天200多噸的果蔬垃圾,經過處理可產生1.2萬方(m3)的沼氣,進一步處理生成的天然氣可用來給市場內的物流車輛加氣,實現內部循環。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