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今年6月,印度阿波羅輪胎公司同美國固鉑輪胎橡膠公司達成協議,將出資25億美元對后者實施并購。此項交易預計今年下半年完成,屆時印度阿波羅輪胎公司將成為世界第七大輪胎公司。此次并購波及到兩家中國輪胎企業——固鉑成山(山東)輪胎有限公司和固鉑(昆山)輪胎有限公司。
國際并購在一定程度上可帶來資金、技術、設備和管理理念,推動了產品、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和企業制度創新、管理水平提升,但是另一方面也帶來了風險——
我國企業資產流失的風險。國際并購往往以低于公司現值的價格收購。控制公司后,又會停止使用原有商標,造成企業有形和無形資產的流失。而采用舉債方式的并購,將進一步提高資產流失的風險。印度阿波羅輪胎通過百分之百舉債出資25億美元收購固鉑輪胎,其中阿波羅銀行借款4.5億美元,固鉑輪胎通過自身發債和銀行借款融資21億美元。并購后固鉑輪胎新增負債19億美元,年融資成本在1.5億~2億美元之間,而固鉑輪胎前5年平均稅前利潤約1億美元。并購后企業每年的利潤尚不足以支付高額利息,極有可能導致資金緊張,公司被用于抵押的各種有形、無形資產或將面臨流失和蒸發。
我國產業內憂外患的風險。在2012年的全球輪胎75強排行榜中,中國共有31家企業,而印度有10家企業。雖然中國輪胎產量及進出口量均位居世界第一,但是我國50%以上的原國有輪胎企業被跨國公司并購,國內子午胎市場80%的份額被外商投資企業侵蝕。印度輪胎工業已經進入一個快速增長階段,雖然全國只有39家輪胎企業,但排名前3位的輪胎公司阿波羅輪胎、MRF、J.K.輪胎在印度占有60%以上的市場份額,已形成高度的集中。此次并購,必將利用固鉑輪胎的技術優勢、固鉑成山的成本優勢,先是侵占中國市場,進而奪取國際市場,逐步擠壓、掌控、掏空中國輪胎產業。
印度阿波羅輪胎公司舉債并購美國固鉑輪胎橡膠公司,這一舉動揭示了輪胎行業國際并購新動向,給我國輪胎產業敲響了警鐘,須引起高度重視。為促進我國民族輪胎企業發展,山東檢驗檢疫局建議:加強輪胎行業整合。鼓勵國內輪胎企業兼并、重組、整合資源,提高行業集中度;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以收購和投資等方式,到國外投資辦企業,實現市場化、多元化、國際化經營。加強輪胎品牌建設。加大產品的宣傳推廣力度,增加技術研發投入,提升出口輪胎質量檔次,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出口品牌,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加強輪胎產業宏觀調控。通過制定產業政策、升級技術標準等手段,促進我國輪胎企業調結構、轉方式,扶持民族輪胎企業做大做強。同時,規范市場秩序,嚴格落實外資輪胎項目的核準制度,防范發生危及產業安全的并購行為。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