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8月30日,中緬油氣管道(國內段)水土保持設施通過水利部組織的竣工驗收。這是中國石油在首個主體工程初步具備投產條件的同時,水土保持工程通過國家驗收的管道項目。
中緬油氣管道(國內段)線路全長2924.21公里,途經云南、廣西和貴州3省(區),沿線地質環境復雜,地質災害類型眾多,地震災害頻發。熱帶和亞熱帶多雨型氣候使管道沿線成為洪水和泥石流災害易發地區,是世界管道建設史上難度最大的項目之一,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任務艱巨,地貌和植被恢復任務十分繁重。
結合西氣東輸等管道工程建設經驗,中國石油在中緬油氣管道建設中采取壓縮作業帶寬度,實施油氣管道并行敷設等技術措施,節約用地1.43萬畝;投入12.27億元用作水土保持專項資金,管理做到機構、制度、資金、監理監測和檢查考核“五到位”,確保專款專用;率先在全國石油石化行業以“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為目標推進工程建設;開創一次性通過全新工法;通過科技示范建設一批不同類型區的環境和水土流失治理樣板工程,確保水土保持工程的優質建設。同時,沿線水土保持機構全面加強水土保持督察指導,密切配合項目建設單位,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專家驗收組認為,建設單位重視中緬油氣管道工程水土保持工作,按照水土保持“三同時”制度的要求,依法編報水土保持方案。工程建設期間,施工方強化標準化管理,組織開展水土保持專項設計和水土保持監理、監測工作,優化施工工藝,最大限度減少擾動,較好地控制和減少了工程建設中的水土流失。建成的水土保持設施質量總體合格,運行期間的管理維護責任落實,符合水土保持設施竣工驗收條件,同意這個工程水土保持設施通過竣工驗收。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