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作為石油行業的領軍企業掌門人,荷蘭皇家殼牌(Royal Dutch Shell)首席執行官(CEO)彼得·沃瑟(Peter Voser)近日坦承,公司在北美頁巖氣項目上投入了至少240億美元,然而,重金押注美國頁巖氣竟以失敗收場,無疑是巨大的遺憾。
上述言論是彼得·沃瑟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做出的,他同時指出,“美國頁巖氣革命被出口到其他國家”的說法是一種“夸大”。沃瑟特意提到了中國,作為頁巖氣資源最具前景的國家之一,殼牌在此鉆了22口井,但殼牌在中國的開支甚至高于美國。
頁巖氣勘探遇阻
沃瑟表示,公司在美國阿拉斯加海岸的勘探行動中遭遇的技術障礙,是最令他失望的問題之一。
據悉,殼牌公司已在北美的“非常規油氣資源”中投入了數百億美元,但這一賭注尚未收到成效。其北美上游業務部門一直在努力扭虧為盈,在進行了21億美元的減值處理后,今年8月,殼牌宣布了對美國頁巖投資組合的戰略評估。
公司方面表示,其美國的油氣勘探和生產業務均處于虧損狀態,并且直至年末都有可能延續頹勢,而這一虧損的持續時間甚至可能更長。
與其他主要的石油及天然氣公司一樣,殼牌公司進入美國頁巖氣投資的時間較晚,并一度被指責此次投資開銷過大。當供給驟升推動美國天然氣價格觸及10年新低時,殼牌的收益也隨之遭受重創。
沃瑟表示,由于較低的天然氣價格,公司放緩頁巖氣開發行動的戰略決定,使得殼牌的上游業務在美國亮起了紅燈。
作為美國頁巖氣組合投資戰略調整的一部分,上個月,殼牌公司稱,其位于德克薩斯州的鷹灘頁巖區塊(Eagle Fordshale)已經對外宣布出售。
記者留意到,殼牌公司此次出售土地面積為16萬英畝,主因是鷹灘的面積難以實現其規模和利潤目標,不過,殼牌公司將繼續經營其在鷹灘地區的150口井。
沃瑟也承認,對美國頁巖氣的勘探結果令人失望。
鉆井計劃困難重重
作為歐洲最大的石油公司(按市值計算)的CEO,目前,距離沃瑟的任期到期僅剩三個月時間,而接任他的將是范伯登(Benvan Beurden),公司現任煉油和營銷主管。
2004年,殼牌的謊報丑聞令公司信譽嚴重受損,而瑞典籍的沃瑟正是彼時丑聞余波下全力穩定公司的管理團隊成員之一。
從2009年就任CEO起,他就因大幅度調整公司臭名昭著的復雜結構,并帶來了殼牌歷史上最大型的項目而備受贊美,這些項目包括了位于卡塔爾的價值190億美元的天然氣液化工廠。
通過推進世界上首個浮動天然氣液化天然氣項目,沃瑟再度鞏固了殼牌作為石油行業領先革新者的地位。
然而,因殼牌公司在美投資遇阻,沃瑟的完美履歷出現了污點。
沃瑟認為,關于美國頁巖氣革命被出口到其他國家的說法是一種夸大,全球的其他國家尚處在早期的探索階段,而這可能催生負面消息。沃瑟以中國為例進行闡述,他稱,殼牌在此鉆了22口井,但公司在中國花費的成本甚至高于美國。
記者注意到,殼牌首席技術官杰拉爾德·肖特曼(Gerald Schotman)曾表示,在中國鉆機深度要高于其他地區。
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報告顯示,中國、阿根廷和阿爾及利亞頁巖氣儲量均高于美國,但受限于條件,在這些國家開發頁巖氣資源遠比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等地困難。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