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晚,年近花甲、身患高血壓的蘭州石化公司安全副總監曹國征接到擔任公司抗震救災搶險救援隊總指揮的命令時,二話沒說,披星戴月,和22名隊員踏上奔向四川汶川大地震重災區搶救生命的征程。
從踏上征程的那一刻起,曹國征心急如焚,深知早一秒鐘到達災區,就意味著多一個生命會從廢墟中站起來。那一刻,他心里堅定一個信念,就是豁上自己這把老骨頭,也要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汶川大地震重災區,展開愛心大救援。
曹國征是隊里年齡最大,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隊員。行軍路線的選擇、隊員的生活起居、救援方案的確定、救災信息的傳遞……都需要他一件件確認和落實。
到了駐地,曹國征主動向當地指揮部請纓,爭分奪秒,快速決斷,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搶險救災的戰斗中。在挽救生命最黃金的72小時里,他連續三天三夜靠前指揮,困了就在指揮車上打個盹,接著又投入搶險指揮。他深知只有高效的指揮,才能有高效的救援。
在救援過程中,曹國征把災區人民的困難和急需看在眼里、記在心上。災區人民沒有吃的,他就把隊員的食品分給大家吃;災區人民沒有住的地方,他主動給他們搭建帳篷,并為他們治療傷痛。綿竹漢旺鎮的老百姓從他的手中接過方便面、水等急需物資時,被感動了。老人、孩子流著眼淚,表達著感激之情。災區人民自發地為救援分隊送來稀飯、咸菜和熱水。這種同舟共濟、傾心相扶、相互關愛的場景感染了救援隊的隊員。好多同志的身上、襠部出現潰爛,但沒有一人叫苦,所有隊員都堅守在搶險救援一線。
歷時14個日日夜夜,隊員們返回蘭州時,才發現這位老人的身上、腿上到處是潰爛后的傷疤。可曹國征一路上沒有向任何人提起,因為他向大家展示的是一種堅定、堅韌、堅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