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建設將拉開中國經濟“第二季”。對于處于市場前沿的大宗商品來說,不僅銅、鉛等金屬行業將受惠于此,包括甲醇、維生素在內的工業品,甚至諸如小麥之類農產品等,都能借自貿區東風,開辟行業發展新藍海。
在自貿區的一系列制度創新下,甲醇的轉口功能和物流功能將得到很大提升,市場活躍度將上一個檔次。與此同時,自貿區將利好企業開展大宗商品進出口貿易,縮小國內外大宗產品交易價格的差異,這不僅將可能為一直低迷的維生素市場帶來轉機,還可能為小麥深加工打開藍海。
化工品:甲醇價格將更加市場化
監測數據顯示,自7月份以來,國內甲醇市場開始呈現大幅反彈行情,截至9月底,反彈幅度高達31.03%。7月以來甲醇價格的不斷攀升,首先是由于西北甲醇生產企業停產檢修、港口庫存偏低、原料天然氣價格上調引起,隨后9月份下游甲醛、板材等行業的基本面逐漸改善,需求向好,繼續推高甲醇走勢。下半年一改上半年的低迷情況。
專家認為,上海自貿區的發展,將從交易、交割、定價等方面對甲醇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首先,從交易上來說,隨著上海自貿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實,甲醇轉口功能和物流功能將大大提升,未來將有更多的加工型企業入駐自貿區,且由于自貿區允許企業注冊地與辦公地分離,企業不受客觀條件限制,有望大大提高甲醇等大宗商品的交易量。
其次,全球天然氣供應飽和致使國際甲醇低位徘徊,隨著我國進口量的激增,國際甲醇價格長期影響著國內甲醇走勢。我國既是甲醇的消費大國,也是生產大國,上海自貿區的建設將促進港口商品貿易快速發展,給予了甲醇等大宗商品產業環境突破的可能性。
近年來,國內甲醇投資甲醇積極性高漲,新建、擴建裝置大量投產運營,甲醇產能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長,產量同樣增長明顯。2005-2012年,全國甲醇生產能力年均增長率達到54%,平均每年新增產能600余萬噸,產量也是在快速增長,年均增長率達到56%。但是國內市場需求的增長遠遠沒有產能的增長速度來得快,再加上進口甲醇的大量涌入,進一步加劇了國內甲醇市場的供需矛盾,使得市場銷售價格持續低迷,惡性競爭不斷,企業開工率低下。
專家認為,相信自貿區的推出會使甲醇的活躍度上一個檔次,預計2013年,我國甲醇的產能還將增加約600萬噸,總產能將達到5900萬噸,產量將達到3500萬噸,總開工率為59%左右。
化工品:維生素市場或走出低迷
專家還認為,化工類大宗商品中,一直低迷的維生素市場或將在上海自貿區的發展中拾得契機,迎來轉機。
近兩年我國維生素生產企業國際競爭力顯著提升,2013年上半年,我國維生素類出口企業約為598家,其中,國有企業占比17.6%(105家),“三資”企業占比9.9%,其中,僅單項維生素產品的企業就占據全球市場的大部分份額,據生意社進出口數據顯示,鑫富藥業出口的維生素B5和給廣濟藥業出口的維生素B2已占據整個維生素行業出口的60%以上。
顯著的競爭力并未使維生素市場維持高景氣,2011年以來,受人民幣匯率調整、歐美經濟衰退,反傾銷及原材料的影響,我國維生素類商品出口量大幅下滑,企業利潤大幅縮減,維生素市場陷入低迷走向,2013年上半年偶有企業出現提價意向,但難長時間維持。
數據顯示,維生素最新商品指數為907點,較周期內最高點1000點(2012-09-04)下降了9.30%,較2013年09月12日最低點903點上漲了0.44%(注:周期指2012-09-01至今)。
專家認為,上海自貿區的成立及其貿易細則的頒布,或可解決他國對我國大宗商品反傾銷案等的引起的大宗商品進出口受阻問題,此外,在自貿區進行大宗商品交易,企業在減少稅率的負擔下降低自身成本,或可緩解國內外維生素進出口企業低價競爭的怪圈,改善維生素出口低位徘徊的狀況,維生素市場或迎轉機。
農產品:小麥深加工迎新藍海
記者從FTC論壇組委會獲悉,廣大踴躍參會的企業中,還有一個群體特別引人關注,那就是小麥貿易行業眾多企業。他們對自貿區關注熱情頗高。業內人士認為,上海自貿區相信自貿區的成立會將小麥行業推升至另一個高度。
小麥作為中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受到不少貿易商青睞,國家政策也給予一定的價格支撐。近3個月以來,小麥價格一路高漲,市場前景一片大好。近期期現貨出現同漲態勢,期貨處于高位震蕩。
監測顯示,8月初小麥市場報價2491元/噸,10月16日市場報價2520元/噸,漲幅1.16%。受市場需求和政策的支撐,后市小麥價格易漲難跌。
2013年受國內天氣因素的影響,部分主產區小麥減產,造成市場上糧源短暫偏緊,隨之小麥進口量增加。據海關統計中國8月小麥進口量為417,823噸,同比上漲66.2%,均價329.96美元/噸。
相關專家認為,小麥進出口的增長對于小麥貿易商來說個商機。而上海自貿區將在以下幾方面給小麥帶來利多,表現在:水稻、小麥等相關的深加工行業不再受限制,上海自貿區內外商想投資此項目,只需備案就行。而此前,總投資在1億美元以上的項目,須報上海市主管機關審核,同時轉報國家發展改革委核準。此外,稅收方面,上海自貿區將實現大宗商品的自由流通,加工貿易商品進口關稅將給以免稅。目前國內外小麥現貨存在一定差價,預計將來在上海自貿區中,境內外大宗商品的價差將有望縮小,對于小麥的投資貿易,行情將更加明朗。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