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天然橡膠資源已成為我國橡膠工業發展最主要的制約因素。在我國橡膠工業快速發展的今天,開發第二膠源已迫在眉睫。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單位近日聯合發布的《杜仲產業綠皮書:中國杜仲橡膠資源培育與產業發展報告(2013)》顯示,彌補天然橡膠資源不足,杜仲橡膠產業開發恰逢其時。
綠皮書建議,以杜仲樹為資源,發展工農業復合循環經濟,在10年內培育起一個年產出2000億-2500億元的大型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集群。
天然橡膠嚴重依賴進口
長期以來天然橡膠材料依賴進口的局面日趨嚴重,已成為影響中國橡膠工業健康發展的瓶頸。由于三葉橡膠(普通天然橡膠)屬熱帶植物,主要產地在東南亞,在我國適生區域很窄,僅能在海南島和西雙版納等地栽培,產能已達極限。
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統計,2011年我國天然橡膠產量72萬噸,創歷史新高,但是進口天然橡膠數量仍達281萬噸,我國對國外天然橡膠的依存度高達80%。每年僅進口天然橡膠就需要花費約60億美元。
原材料對進口的依賴導致價格暴漲,嚴重影響了我國橡膠工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天然橡膠資源成了我國橡膠工業發展最主要的制約因素之一。綠皮書指出,在我國橡膠工業快速發展的今天,開發第二膠源已迫在眉睫。
據了解,綠皮書是我國第一個對我國杜仲種植、栽培與杜仲產業發展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獻。該書除對杜仲的發展歷史、杜仲橡膠產業的發展狀況、我國杜仲橡膠資源的栽培狀況等進行了介紹外,還對杜仲橡膠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產業化中存在的問題、開發方向等進行了深入研究。
杜仲橡膠蘊藏千億市場
綠皮書指出,杜仲是世界上極少數分布于亞熱帶和溫帶的優質天然橡膠資源。杜仲橡膠具有獨特的橡(膠)塑(料)二重性,可廣泛應用于化工(橡膠)、航空航天、國防、交通運輸、通信、電力、水利、體育、醫療等行業。
目前,我國杜仲栽種面積400多萬畝,占世界杜仲資源總面積的95%以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杜仲用途之廣,經濟效益之高,是其他任何一種天然植物所無法比擬的。杜仲橡膠及其配套產品年產值可達1770億元,產業化前景十分廣闊。
而且,杜仲產業是典型的新興工農業復合循環經濟產業體系。綠皮書提出了杜仲產業集群的概念,即以杜仲橡膠、杜仲醫藥、杜仲“碳匯”等為基礎的生物產品產業鏈,該產業鏈所開發的產品涵蓋國防、交通、醫藥、保健等國民經濟許多部門。
國家林業局杜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杜紅巖認為,如果我國以杜仲樹為資源,發展工農業復合循環經濟,可以在10年內培育起一個年產出2000億-2500億元的大型綠色循環經濟產業集群,可以解決100多萬人就業,可以改變種植加工地區的經濟發展方式,促進三農問題的解決和生態文明的發展。
國家發改委在2011年修訂的產業結構調整目錄中,將“天然橡膠及杜仲種植生產”作為單獨一項列入了“鼓勵類”農林產業項目之中,標志著我國政府將杜仲橡膠產業培育正式納入了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
記者從社科院了解到,2013年1月國家林業局批復成立了“國家林業局杜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心理事長單位為中國林科院經濟林研究開發中心,副理事長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國家林業局杜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成立,將與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杜仲產業分會(正在籌備成立)共同承擔起指導杜仲產業科學管理和行業發展的職能作用。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