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日前,位列國家“十二五”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之首的新疆慶華55億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氣示范項目一期竣工投產,該項目是新疆首個獲得國家核準的煤制天然氣項目,是自治區重點工程,也是國內民營企業中產業規模最大的國家級示范項目。
這一項目位于新疆伊犁州伊寧縣伊東工業園區B區的慶華煤化工循環經濟工業園,總投資額為265億元人民幣(41億美元)。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每年可實現銷售收入120億元,實現利稅25億元,并可直接提供就業崗位近萬個。
作為全球領先的多相催化劑供應商,丹麥托普索公司在這一項目中承擔了重要的角色:為該項目的最為關鍵的甲烷化工段提供技術和催化劑(甲烷化工藝將合成氣中的碳氧化合物與氫氣反應生成甲烷,這一富甲烷氣將作為替代天然氣銷售)。該項目采用了托普索專有的TREMP™甲烷化技術和催化劑,能夠將煤頭合成氣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轉化為天然氣。托普索的供貨范圍主要包括:工藝許可、基礎工程設計(其中還包括部分大型管道的設計)、關鍵設備的詳細設計、催化劑供貨、技術服務和采購支持。
(慶華煤制天然氣裝置中的甲烷化工段(托普索工藝)
“TREMP™技術基于托普索創新的MCR系列催化劑,這些催化劑的特點是在很大的溫度范圍內都具有高且穩定的活性。TREMP™技術能夠高效回收熱量,并且結合了低循環比和低氣體流量,因此顯著節約了能耗,降低了設備成本,并整體提高了裝置效率,”托普索化學產品部集團副總裁JorgenGol說道。這一優勢完全符合慶華項目作為煤炭深加工示范項目所需要達到的目標:即進一步提高能源轉換效率,突出項目在資源高效綜合利用方面的示范作用。
基于煤氣化的富甲烷氣產品作為天然氣的替代品,可用于下游化工裝置、進入天然氣管線,或液化成為液化天然氣(LNG)。慶華能源集團生產的天然氣產品大部分將被送至天然氣管線,輸送至東部人口密集的區域。
“由于中國天然氣供應和需求之間的不平衡,加上油價的上漲,煤制天然氣成為能源安全和解決能源環境問題的替代性方案,尤其是對于煤炭資源比較豐富的中國西部地區來說更為適合,”托普索中國區總裁白尚儒(PerBakkerud)說道。
托普索公司從上世紀70年代末期就開始了煤制氣領域的研究與開發工作,因此具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能夠將TREMP™技術設計成為一種將本地資源高效利用的高性價比的方案。新疆慶華項目中甲烷化工藝段的順利投產也使托普索積累了中國煤制氣項目開車的成功經驗。
(慶華煤制天然氣裝置產出的替代天然氣在火炬中燃燒)
憑借多年積累的技術優勢和項目經驗,除了慶華項目之外,托普索還參與了國內其它多個大型煤制氣項目,如內蒙古匯能項目和中電投新疆項目等。此外,托普索還成為年產45億立方米天然氣的韓國浦項制鐵(POSCO)在韓國光陽港建設的煤制天然氣項目的供貨商。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