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12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對嚴重產能過剩、高耗能行業,除執行等量或者減量置換外,幾年之內嚴禁新開工項目,對在建的和已經建成的項目要逐個清理,不達標的堅決停產。
苗圩說,2014年,工信部將重點在深化行政審批改革、提高市場監管水平、創新管理方式、深化重點領域改革4個方面開展工作。其中,創新管理方式方面,將加強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的制定和實施;突出產業政策的功能性導向;嚴格環保、土地等準入標準硬約束,實施公告管理,開展試點示范,建立完善淘汰落后產能、支持產業優化升級的長效機制。重點領域改革方面,將落實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兩個36條”,鼓勵非公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
在回答有關治理霧霾的提問時,苗圩說,將采取4方面措施來使工業的生產過程和一部分工業產品提高清潔化水平。一是抓緊研究制定工業領域落實國務院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具體實施方案,指導工業領域全面開展大氣污染的防治工作;二是要突出重點工作,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特別是對嚴重產能過剩、高耗能行業,幾年之內嚴禁新開工項目(除非是執行等量或者減量置換的項目),對在建的和已經建成的項目要逐個清理,不達標的堅決停產,此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力度,力爭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確定的電石、焦炭等19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三是強化源頭治理,全面推行清潔生產,重點推進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工業企業實行清潔生產水平提升計劃,該計劃將于近期發布;四是加大推廣力度。
對于產能過剩問題,苗圩指出,當前,部分工業行業出現了產能嚴重過剩的矛盾,根本原因還在于沒有正確處理好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關系,政府對市場過度干預和監管服務不到位這兩個問題同時存在,公平競爭的環境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他認為,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的矛盾根本上還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來解決。苗圩說,工信部將不折不扣地執行好化解產能的各項措施,堅持“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原則,充分發揮好國務院組成部門和地方政府的作用,營造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加快建立市場主導的一種長效機制。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