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近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LNG協會年會上,韓國天然氣公社(KOGAS)的中國區總裁鄭哲祐表示,為了亞洲LNG進口國公民的利益,應該消除亞洲地區的LNG溢價。為達到消除溢價的目的,需要在亞洲地區形成像HH、NBP一樣的樞紐價格。
鄭哲祐強調,亞洲地區只有擁有多樣的天然氣(LNG、PNG)供應源和大量天然氣需求量的地區,才有助于以樞紐價格進行貿易,中國政府在上海期貨交易所設立天然氣期貨市場,為亞洲天然氣統一市場的形成提供了機會。韓國天然氣公社很愿意同亞洲國家一起為亞洲地區天然氣樞紐價格的形成努力。理論上,中日韓三國進行合作才是消除亞洲天然氣溢價的最優選擇。
2012年,世界LNG進口的前三名分別是日本(8730萬噸)、韓國(3680萬噸)和中國(1440萬噸)。
中韓合作成為消除亞洲天然氣溢價的最現實方式。9月,日本和印度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雙方正計劃組建一個液化天然氣進口國集團(LNGIG),以期降低亞洲LNG進口價格,實現氣源來源的多元化。日本和印度的聯合聲明核心在于降低亞太市場LNG進口價格。今年4月,日本已經表示將在兩年內推出亞洲第一份LNG期貨合同。這份合同將以美元結算,而價格以交付給日本現貨LNG船貨的價格指數為基礎。
形成區域LNG價格基準有助于減少亞洲進口國的溢價。一個天然氣樞紐的建立離不開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大量的投資,包括土地、管道、儲罐以及氣化設施等,中韓兩國在這些方面有著更多的互補性和共同語言。而上海的區域金融中心地位和上海自貿區的政策優勢,也利于發展天然氣期貨市場。如果韓國的LNG進口價格參照上海樞紐價格,這將撬動中韓兩國每年5000萬噸的交易量,其對亞洲LNG市場的影響不容小覷。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