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非洲國家南蘇丹緊張的局勢再次引起中國的關注。12月24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北京表示,外交部和中國駐南蘇丹使館將繼續密切關注南蘇丹局勢發展,采取必要措施維護在南蘇丹中國公民和機構的安全與合法權益。
12月24人日稍早,報道稱,自南蘇丹首都朱巴本月15日爆發沖突以來,中國中興通訊公司(下稱“中興”)就開始為撤僑積極準備。
“目前,中興公司已經安排大部分員工和百余名其他中資員工順利抵達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背冯x的不止是中興通訊。此前,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下稱“中石油”)等企業的員工也已撤離南蘇丹。
然而,作為中國重要的原油供應地之一,南蘇丹的不安局勢影響的不止是中企的利益,更有中國的能源供應,乃至全球油價的走向。與此同時,中國如何在地緣政治沖突保障自己最大的利益,再次成為業界討論的重點。
中企紛紛撤退
2011年2月從蘇丹獨立出來的南蘇丹,近年來一直有國家間的摩擦和國內政局不穩的問題。但今年,南蘇丹國內的政局愈發不穩定。據了解,自南蘇丹總統基爾今年7月撤銷副總統馬沙爾的職務后,執政的蘇丹人民解放運動內部兩個主要派別之間分歧日益嚴重。
緊接著,南蘇丹政府本月16日宣布,“15日晚至16日在首都朱巴發生的武裝沖突是一起政變圖謀,其幕后策劃者是馬沙爾,圖謀已被挫敗?!毙氯A社稱,“目前,南蘇丹多地仍有暴力沖突?!?/p>
針對南蘇丹近期緊張局勢,外交部和中國駐南蘇丹使館已發布安全提醒,要求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南蘇丹,非必要留南人員盡快撤離。同時,中國駐南蘇丹使館已啟動應急機制,要求南有關方面加強對中國公民和機構的安全保護,同時以多種方式提醒在南蘇丹中國公民和機構加強安全防范。
事實上,中國企業已開始著手撤出南蘇丹。據官方信息,68名中石油和山東鐵建的中國員工12月21日上午乘飛機離開南蘇丹首都朱巴,抵達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同期抵達的還有11名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員工。
官方透露,稍早前在12月19日,南蘇丹北部一油田被襲擊,“事后,中石油安排在該油田工作的32名中國工人乘飛機到南蘇丹首都朱巴”。
“考慮到南蘇丹安全局勢和油田生產需要,中石油開始轉移非關鍵崗位人員?!敝惺推煜轮袊烷L城鉆探工程公司肯尼亞項目經理張召峰說。
中興通訊埃塞子公司總裁賈晨也稱,為保證員工人身安全,中興駐南蘇丹代表處建立了應急小組,并與公司總部聯系部署安全工作,并請求南蘇丹國防部和國安部等給予相應保護支持。
新華網稱,12月16日起,中興駐南蘇丹分部及附近地區分部開始著手聯系SOS、AIG等國際救援組織及埃塞、肯尼亞和烏干達的各大航空公司,準備多套撤離方案。
中國駐南蘇丹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張翼對媒體說,“目前,在戰亂和危險地區的中資機構人員正有序撤離,已撤走了600人至700人,還有1300多人留守?!?/p>
據本報查閱的資料,在南蘇丹國,中國水電、中國交通建設集團、中石化等均簽署過工程的諒解備忘錄或有關協議。對此,本報昨日致電上述企業,但僅有中石化對本報稱“正在核實有關信息”。
影響石油供應?
作為非洲產油大國,南蘇丹局勢讓市場非常關注該國油田的供應情況。媒體稱,南蘇丹戰火12月21日繼續蔓延,危及一些重要油田,致使大量外國石油工人撤離。另一方面,反政府武裝宣稱控制部分油田。
“掌控北部團結州的政府軍將領詹姆斯??瓢寒斕炫炎儯犊壳案笨偨y里克。馬沙爾,已被馬沙爾任命為團結州州長。”南蘇丹軍方發言人菲利普。阿蓋表示。
資料顯示,團結州靠近蘇丹邊境,是南蘇丹最大的產油區之一。據報道,鄰近的另一產油區瓊萊州情況同樣不容樂觀。據稱,政府軍“已失去對州首府博爾的控制”,同時,該城市的額“戰斗正在繼續”。這意味著,南蘇丹的重要油田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影響。
《華爾街日報》12月23日,南蘇丹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石油出口,戰火中斷生產只是時間問題。馬薩諸賽州北安普頓大學斯密斯學院蘇丹問題分析人士EricReeves稱,盡管目前石油生產平穩進行,“但可能很快會出現留守人員不能解決的技術問題”。
事實上,南蘇丹的情況亦不是中國所樂見的。比如,公開資料顯示,中石油在南蘇丹擁有最大的油田——1/2/4區油田。今年4月,據官方披露,南蘇丹石油部長斯蒂芬。德修。道親臨該油田一座鉆井平臺并按下電泵啟動按鈕,“這標志著停產近15個月的1/2/4區油田成功開井復產”。
不止如此。南蘇丹還是中國重要的原油供應國之一。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3年前10個月,中國從蘇丹(南蘇丹集中了原蘇丹過85%的石油資源,且需通過蘇丹港的原油管線輸往他國)進口原油190萬噸,同比增長14%。在此期間,中國從蘇丹進口的原油數量是從尼日利亞進口數量的兩倍。
在專家看來,這再次提醒中國的能源企業要盡最大程度地避免地緣政治的風險。
英國《金融時報》12月22日更是表示,已造成數百人死亡的南蘇丹危機開始沖擊全球石油供應,“原本尼日利亞和利比亞減產,對油價產生上行壓力,現在這種壓力更大了”。中東地區最大的產油國沙特的石油部長阿里。納伊米上周末也警告稱“人們預計石油供應將出現短缺”。
有分析稱,這場危機發生之際,石油市場已在艱難應對供應的下降:尼日利亞由于破壞和盜竊每日減產約35萬桶,利比亞由于政府軍與叛軍之間的沖突每日至少減產110萬桶。有數據顯示,目前,非洲石油減產幅度在每日150萬桶附近徘徊,遠高于今年以來美國頁巖革命增加的總石油產量。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