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今年1-4月,我國進口液化石油氣及其他烴類氣(以下簡稱“液化石油氣”)155.8萬噸,比去年同期(下同)下降33.1%,價值8.4億美元,下降16.6%,進口平均價格為538.1美元/噸,上漲24.6%;同期,出口液化石油氣21.1萬噸,增長2.1倍,價值1.7億美元,增長3.5倍,出口平均價格為800.5美元/噸,上漲45%;凈進口量134.7萬噸,較上年同期縮小91.2萬噸。
4月份當月,我國液化石油氣進口36萬噸,價值1.7億美元,分別下降42.1%和30.4%;出口5萬噸,價值4066萬美元,分別增長90.7%和1.7倍。
今年1-4月我國液化石油氣進出口主要特點有:
一、進口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出口以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方式為主。1-4月,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液化石油氣129.5萬噸,下降36.4%,占同期我國液化石油氣進口總量的83.1%;以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方式進口22.4萬噸,去年同期不足100噸,占14.4%。同期,我國以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方式出口液化石油氣15.9萬噸,增長1710倍,占同期我國液化石油氣出口總量的75.5%;以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方式出口2.5萬噸,去年同期無出口,占11.7%。
二、外商投資企業為進出口主力,私營企業出口快速增長。1-4月,我國外商投資企業進口液化石油氣132萬噸,下降25.3%,占同期我國液化石油氣進口總量的84.7%;國有企業進口17.3萬噸,下降58%,占11.1%。同期,我國外商投資企業出口液化石油氣11.5萬噸,增長1倍,占同期我國液化石油氣出口總量的54.4%;私營企業出口7.3萬噸,增長135.1倍,占34.5%。
三、主要自澳大利亞和沙特等國進口,主要出口到東盟和港澳地區。1-4月,我國自澳大利亞進口液化石油氣71.4萬噸,下降24%,占同期我國液化石油氣進口總量的45.8%;自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分別進口21萬噸、17.3萬噸,分別下降33.6%和37.1%,分別占13.5%和11.1%。此外,自科威特、伊朗和卡塔爾進口也都在10萬噸以上。同期,我對東盟出口液化石油氣14.1萬噸,增長2倍,占同期我國液化石油氣出口總量的66.7%;內地對香港和澳門分別出口4.1萬噸和1.2萬噸,分別增長6.4倍和10.6%。
四、進口主要集中廣東,出口以廣東、廣西為主。1-4月,廣東進口液化石油氣119.8萬噸,下降30.7%,占同期全國液化石油氣進口總量的76.9%;浙江進口13.8萬噸,下降39.8%。同期,廣東出口液化石油氣9.7萬噸,增長55.5%,占全國液化石油氣出口總量的46%;廣西出口7.3萬噸,去年同期沒有出口,占34.6%。
五、主要品種進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出口以液化丙烷、液化丁烷為主。1-4月,我國進口液化天然氣68.7萬噸,下降5%;進口液化丙烷、液化丁烷(除直接用于香煙打火機,下同)分別為44.7萬噸和41.9萬噸,分別下降48.9%和41.9%。同期,我國分別出口液化丁烷、液化丙烷12.2萬噸、8萬噸,分別增長1.3倍和4.9倍,兩者合計占同期我國液化石油氣出口總量的95.7%。
2007年10月國家采取措施平抑液化石油氣市場價格,今年1月又將液化石油氣列入臨時價格干預范圍。近期,隨著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沖高,各液化石油氣品種進口價格和國內市場價格普遍高漲;進入今年5月份,南昌、長沙、合肥、烏魯木齊等城市的瓶裝液化石油氣平均零售價格均突破百元大關[1]。由于國內外液化石油氣市場價格出現倒掛,企業進口積極性明顯降低。此外,隨著國內一批新煉油設施投入運營,國產液化天然氣產量增加、質量提升也對價格昂貴的進口液化石油氣產生一定的替代。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7年,國產液化石油氣1934萬噸,較上年增長6.6%。
為此建議:適時調低進口環節稅收,降低企業進口成本,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彌補國內供給缺口;加強市場監管力度,維護國內市場價格穩定;加大國內油氣勘探力度,加快戰略石油儲備建設,防止國際油氣價格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
4月份當月,我國液化石油氣進口36萬噸,價值1.7億美元,分別下降42.1%和30.4%;出口5萬噸,價值4066萬美元,分別增長90.7%和1.7倍。
今年1-4月我國液化石油氣進出口主要特點有:
一、進口以一般貿易方式為主,出口以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方式為主。1-4月,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液化石油氣129.5萬噸,下降36.4%,占同期我國液化石油氣進口總量的83.1%;以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方式進口22.4萬噸,去年同期不足100噸,占14.4%。同期,我國以保稅倉庫進出境貨物方式出口液化石油氣15.9萬噸,增長1710倍,占同期我國液化石油氣出口總量的75.5%;以保稅區倉儲轉口貨物方式出口2.5萬噸,去年同期無出口,占11.7%。
二、外商投資企業為進出口主力,私營企業出口快速增長。1-4月,我國外商投資企業進口液化石油氣132萬噸,下降25.3%,占同期我國液化石油氣進口總量的84.7%;國有企業進口17.3萬噸,下降58%,占11.1%。同期,我國外商投資企業出口液化石油氣11.5萬噸,增長1倍,占同期我國液化石油氣出口總量的54.4%;私營企業出口7.3萬噸,增長135.1倍,占34.5%。
三、主要自澳大利亞和沙特等國進口,主要出口到東盟和港澳地區。1-4月,我國自澳大利亞進口液化石油氣71.4萬噸,下降24%,占同期我國液化石油氣進口總量的45.8%;自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分別進口21萬噸、17.3萬噸,分別下降33.6%和37.1%,分別占13.5%和11.1%。此外,自科威特、伊朗和卡塔爾進口也都在10萬噸以上。同期,我對東盟出口液化石油氣14.1萬噸,增長2倍,占同期我國液化石油氣出口總量的66.7%;內地對香港和澳門分別出口4.1萬噸和1.2萬噸,分別增長6.4倍和10.6%。
四、進口主要集中廣東,出口以廣東、廣西為主。1-4月,廣東進口液化石油氣119.8萬噸,下降30.7%,占同期全國液化石油氣進口總量的76.9%;浙江進口13.8萬噸,下降39.8%。同期,廣東出口液化石油氣9.7萬噸,增長55.5%,占全國液化石油氣出口總量的46%;廣西出口7.3萬噸,去年同期沒有出口,占34.6%。
五、主要品種進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出口以液化丙烷、液化丁烷為主。1-4月,我國進口液化天然氣68.7萬噸,下降5%;進口液化丙烷、液化丁烷(除直接用于香煙打火機,下同)分別為44.7萬噸和41.9萬噸,分別下降48.9%和41.9%。同期,我國分別出口液化丁烷、液化丙烷12.2萬噸、8萬噸,分別增長1.3倍和4.9倍,兩者合計占同期我國液化石油氣出口總量的95.7%。
2007年10月國家采取措施平抑液化石油氣市場價格,今年1月又將液化石油氣列入臨時價格干預范圍。近期,隨著國際原油價格不斷沖高,各液化石油氣品種進口價格和國內市場價格普遍高漲;進入今年5月份,南昌、長沙、合肥、烏魯木齊等城市的瓶裝液化石油氣平均零售價格均突破百元大關[1]。由于國內外液化石油氣市場價格出現倒掛,企業進口積極性明顯降低。此外,隨著國內一批新煉油設施投入運營,國產液化天然氣產量增加、質量提升也對價格昂貴的進口液化石油氣產生一定的替代。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7年,國產液化石油氣1934萬噸,較上年增長6.6%。
為此建議:適時調低進口環節稅收,降低企業進口成本,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彌補國內供給缺口;加強市場監管力度,維護國內市場價格穩定;加大國內油氣勘探力度,加快戰略石油儲備建設,防止國際油氣價格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