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作為國內最大石油企業的中石油,其油氣產量在過去的2013年又有進一步的提升,這不僅得益于國內兩大油田的增產,而且也獲利于海外油氣規模的不斷擴張。但在投資逐漸增大的同時,包括中石油在內的國內三大油企的投資回報率卻呈現出下降趨勢,甚至已接近資金成本。
1月15日,在《2013年國內外油氣行業發展報告》(下稱《報告》)發布會上,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薄啟亮表示,2013年,中石油國內外油氣產量當量約為2.38億噸,同比增長5.3%。其中,海外原油作業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國內原油產量超過1.1億噸;大慶油田連續11年穩產4000萬噸,長慶油田首次實現油氣產量當量5000萬噸。
《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石油企業海外油氣權益總產量快速增長,首次突破1億噸,同比增長10%以上。中石油受南蘇丹項目復產的推動,油氣權益產量由上一年的5200萬噸增至5800萬噸;中石化在收購尼日利亞、北海和埃及等在產項目后,油氣權益產量首次超過3000萬噸;中海油則得益于尼克森的產量貢獻,油氣權益產量增長接近1倍,達到1800萬噸。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海外投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吳謀遠表示,不包括伊拉克西古爾納一期并購金額,中石油去年海外并購金額達到149億美元,是資產收購投入最多的石油公司。
2013年,中國國有石油企業海外并購也呈現出將目標更集中到資源富集區和前沿領域的巨型項目資產上、多以小股東身份參與到大項目中以及通過與國際石油公司合作來學習大型項目的財團化管理經驗等三大新特點。
吳謀遠還表示,中國油氣企業在“走出去”時,對安全和環保問題的重視程度加大,同時也不斷對海外的資產結構進行調整,正由不發達國家逐漸轉向安全風險較低的發達國家和地區,但這個過程將比較困難和緩慢。
在投資方面,雖然國內石油公司在2013年仍繼續維持了較大的投資力度,但投資增幅明顯減小。此外,石油企業也在不斷優化投資結構,向上游業務傾斜。
《報告》稱,2013年計劃中,三大油企資本支出分別比2012年增長0.7%、7.54%和41.15%。但由于近年來現金流的緊張,持續的資本支出增長導致中石油資本負債率逐年上升,中石化和中海油則相對回落。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發展戰略所所長張衛忠還介紹,國內三大石油公司的投資回報率下降明顯,其中,中石油投資回報率2005年以后逐漸遞減,2012年僅為8.2%,已經接近資金成本,低于中石化的9.1%。中海油則相對較好,保持在19%左右。
此外,在石油和天然氣產銷量方面,《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石油和原油表觀消費量分別達到4.98億噸和4.87億噸,同比分別增長1.7%和2.8%。石油對外依存度為58.1%,與上年基本持平。
天然氣市場受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剛性拉動,特別是受治理霧霾天氣影響,導致天然氣需求量過快過猛增長。估計全年表觀消費量達到167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3.9%,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為5.9%。天然氣進口量達到530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達到31.6%。
《報告》還預計,2014年我國石油需求增速4%左右,達到5.18億噸。石油和原油凈進口量將分別達到3.04億噸和2.98億噸,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8.8%。天然氣市場供需仍將保持緊平衡,預計表觀消費量達到186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11.0%,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所占比重增加到6.3%。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