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2月24日,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發布了備受國內外輪胎行業關注的《綠色輪胎技術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并于3月1日開始試行。該《規范》標準號為XXZB/LT-102-2014,由中國橡膠工業協會首次提出,為我國首部綠色輪胎行業自律標準。
綠色輪胎是指節能、環保、安全的輪胎產品,生產全過程踐行綠色制造理念,應用過程倡導綠色使用。綠色輪胎具有低滾動阻力、低燃油消耗、出色的操縱穩定性、更短的制動距離、更好的耐磨性、可多次翻新等特性。綠色輪胎制造應符合以下整體要求:使用環保、無毒無害符合歐盟REACH環保標準的原材料;生產過程實現低能耗、低噪音、低粉塵、低煙氣。與傳統輪胎相比,凸現了環保、節能、安全、新工藝、新材料等多方面的優勢。
《規范》除了對綠色輪胎提出了產品性能要求外,還對原材料的使用提出了要求。2015年1月起,國內生產的所有子午胎配方中不應使用、所有進口輪胎中不應含有的原材料有:高芳油,防老劑D,促進劑NOBS,秋蘭姆類超促進劑TMTM、TMTD,嗎啡啉類硫磺給予體DTDM,五氯硫酚類塑解劑,SBR1712/SBR1721;間苯二酚及預分散類型建議采用間苯二酚甲醛樹脂等類型的產品替代。同時,推薦使用發布后的《綠色輪胎環保原材料指南》認定的主要原材料品種。對綠色輪胎的清潔生產和污染物排放也提出了要求,如對產品綜合能耗、水污染物和大氣排放物排放標準等都有具體規定。
此外,《規范》還推薦了綠色輪胎生產工藝技術,比如煉膠硫化廢氣除臭、低溫連續混煉、鍋爐煙氣脫硫/除塵/脫硝、高溫充氮硫化、炭黑管道輸送、橡膠助劑造粒、輪胎自動化成型及半部件大卷化、輪胎壓出/壓延電子束預硫化等技術;并建議逐步取消胎面底面涂膠漿技術。
據介紹,《規范》作為市場游戲規則的標準,為我國下一步實現輪胎分級打下了基礎。我國要真正實現綠色輪胎產業化,《規范》的出臺只是開始,還需要做更多更具體的工作。中橡協準備下一步將成立綠色輪胎技術支持中心,對輪胎檢測機構進行認證,細化綠色輪胎原材料指南等,最終實現輪胎標簽制度,使消費者在購買輪胎時只看標簽即可知道輪胎的性能。
據了解,發展綠色輪胎實現產業升級,是世界輪胎工業發展的大勢所趨,更是我國建設世界橡膠工業強國不可缺少的關鍵一環,無論從適應國際市場變化還是實現國內節能減排的目標來說,都勢在必行。目前,國內很多輪胎企業都已進入或宣布要進軍綠色輪胎領域,但如果沒有一個量化的標準,這個概念泛濫后反而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出臺綠色輪胎標準是輪胎行業的迫切要求。為此,中橡協于2012年啟動了綠色輪胎產業發展研究課題,并將組織制定綠色輪胎自律標準作為工作重點,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了《規范》的制定。中橡協希望各輪胎和原材料會員企業在參考試行中,提出意見或建議,協會將適時組織修訂。
另據悉,該《規范》對我國發展綠色輪胎雖具有指導作用,但仍屬于行業自律性標準,不具備強制執行的行業約束力。因此,中橡協希望國家將該標準上升為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