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2014年,對于增塑劑產業來說可謂開局不利。無論是原料辛醇、苯酐還是主流增塑劑DO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以及終端制品PVC(聚氯乙烯)等均處于不景氣之中。DOP工廠整體開工水平下降,導致辛醇、苯酐等原料產品銷售持續受阻,生產廠家庫存普遍居高不下,整體產業鏈基本全線處于去庫存化階段,持續周期比以往時間長。目前雖有小幅回升,但基本面仍然處于供需失衡中,市場向好困難重重。
原料價格持續低位
在歷經了將近3個月的持續下跌后,苯酐價格低于原料鄰二甲苯的倒掛現象時有發生。為此很多生產廠家采取限產挺價措施,終于在破位下行后,市場價格止跌于9000元(噸價,下同)附近。
“目前,苯酐廠家提價意向強烈,華東大廠提價頻繁,加上原料鄰二甲苯港口價格連續走高,苯酐市場順勢小幅上調。但終端需求未有實質性好轉,原料采購基本隨用隨采,交投難見大單。后市看來,苯酐雖有一定上漲空間,但幅度有限,難以對增塑劑產業鏈形成有力的成本支撐。”中國石油東北銷售公司朱處長說。
辛醇的情況比苯酐更糟。2014年的一季度,辛醇行業虧損面加大,雖然有不少廠家采用停車檢修來規避市場風險,但市場供應面仍然充足,廠家庫存居高不下,價格連續創出4年來的新低。尤其進入3月份,企業全線大幅下調出廠價格,齊魯增塑劑廠、吉化、大慶、北京化工四廠等廠家不堪重負相繼停車,貿易商紛紛推出了保價銷售、延期結算策略,市場信心接近冰點。
“隨著廠家停車以及去庫存化取得階段性成果,辛醇上漲意愿強烈。目前市場有小幅提升跡象。但隨著廠家陸續開車,流通商品量增加,以及受終端需求不振影響,交投氣氛將繼續轉淡,市場走勢或將進入偏弱橫盤整理階段,對于增塑劑產業鏈同樣難有支撐作用。”朱處長說。
增塑劑市場難言樂觀
增塑劑主導產品DOP行業,早在2008年便邁入產能過剩行列。去年該產品頻頻創出歷史低位,市場主流成交價格一度走低至10800元左右。
“目前,DOP廠家開工率僅在四五成,虧損嚴重,主流報價在10200-10500元。廠家庫存普遍偏高,低價出貨普遍。但進入4月份,市場發生松動,筑底反彈一觸即發。但終端需求仍是制約市場最大障礙,業者難有利潤可言,入市信心明顯不足,DOP市場上行阻力猶存,預計近期小幅上漲或告一段落,震蕩整理階段即將開始。”朱處長說。
“DOTP(對苯二甲酸二辛酯)、DIN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PHP(鄰苯二甲酸二癸酯)等新型增塑劑行情也不斷下滑。一方面下游需求長期低迷,廠家出貨阻力依然不減,另一方面,由于持續受出口打壓,以及認可度相對低于DOP、D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傳統增塑劑,雖然有一定利潤,但國內企業整體開工負荷較低,銷售仍以小單支撐。后市難有大的改變。”朱處長說。
而DOA(己二酸二辛酯)、TOTM(偏苯三酸三辛酯)、DOS(癸二酸二辛酯)等特種增塑劑產品,由于抗揮發性以及耐寒、耐熱等性能較好,價格長時間保持穩定,但下游需求依然冷清,同時由于價格遠遠高于傳統增塑劑,市場提升十分緩慢。后市難以有搶眼表現。
在環保增塑劑市場中,環氧增塑劑市場整體頗為冷淡,原料大豆油行情雖有波動,但窄幅上行之后又有所回落,成本面支撐頗為受限。下游企業生產積極性不佳,對環氧增塑劑消耗無實質性改善,銷售阻力上升。預計后市環氧增塑劑將延續窄幅整理走勢,市場買氣不足,多維持按需采購。
TBC(檸檬酸三丁酯)、ATBC(乙酰檸檬酸三丁酯)等無毒環型增塑劑,由于國內產能較少且需求量僅有1萬噸/年左右,因此40%的產量用于出口,行情穩定。檸檬酸酯類增塑劑成本較高,主要用于食品及醫藥儀器包裝、化妝品、日用品、玩具、軍用品等領域,目前國內生產較少,推廣力度有限。
下游需求低迷難改
作為增塑劑最重要下游產品,PVC一直處于產能過剩陰云籠罩下,走勢延續跌勢,市場價格一路跌破6000元。直至一季度末,PVC在連續數月跌勢后首度迎來漲勢,市場交易人士在長久的低迷氛圍中,看到希望的曙光。
“廠家及貿易商庫存量仍居高位,終端需求并未真正恢復,供需矛盾仍存,市場回升或曇花一現,回暖仍有困難。”朱處長說。
同時終端市場PVC軟制品、電線、電纜、地板及墻壁貼面、建材及包裝材料,在國內房產建材市場進入長線調整周期等因素影響下,需求增長全面放緩,塑料制品市場表現較為低迷,行業生產利潤普遍收窄,因而對增塑劑等助劑消費量保持較低水平。
綜上,受制于終端需求,增塑劑后市依然困難重重,想走出低谷,將是長路漫漫。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