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4月16日,中國神華和中煤能源兩大煤炭巨頭發布的3月份經營數據顯示,煤炭銷量同比雙雙下跌。其中中國神華3月煤炭銷量為3970萬噸,同比下滑8.9%,中煤能源3月煤炭銷售量為1314萬噸,同比下滑10.2%。
記者采訪發現,多位煤炭業內人士對于中煤、神華3月份銷售數據下滑感到意外,“想不明白”,尤其是神華,因為此前外界了解到的情況是其港口銷售狀況不錯。
值得注意的是,2月底3月初,神華牽頭,中煤、同煤、伊泰四大煤企都采取了價格直降20元/噸的促銷策略,但是現在看來,銷售成績仍不理想。兩大煤炭巨頭銷量同比下滑的背后,似有一陣寒意向煤市襲來。
大幅降價仍難撐起銷量
中國神華公布的經營數據顯示,3月公司煤炭銷量為3970萬噸,同比下滑8.9%;1~3月累計銷量為1.10億噸,同比下滑1.8%。3月商品煤產量為2750萬噸,同比增長1.5%;1~3月累計商品煤產量為7990萬噸,同比保持不變。3月公司總發電量為19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8%;總售電量為177.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7%。
而中煤能源的銷售降幅似乎更大,其發布的經營數據顯示,3月煤炭銷量為1314萬噸,同比下滑10.2%;1~3月煤炭銷量為3332萬噸,同比下滑9.4%。3月份商品煤產量為1039萬噸,同比下滑1.1%;1~3月商品煤產量為2999萬噸,同比增長1.1%。
這兩家煤企巨頭月度銷量共同下滑的情況讓業內感到意外,尤其是兩家公司在3月份都采取過大力度的降價促銷措施。
據記者了解,因為2月份銷售不濟,神華集團在2月最后一天突然宣布了3月份價格直降20元/噸的策略,在當時的調價會上,神華提出了“大戰一百天提銷量”的口號。神華銷售部門一位領導亦在此前在內蒙古舉辦的一次會議上提到,神華面臨前所未有的銷售壓力。而當時的降價策略,更多地被認為是為了打退進口煤。
因為價格策略歷來幾乎一直同步,中煤、同煤、伊泰三大煤企亦在神華之后采取了同樣的降價銷售策略。
“針對中煤而言,銷量同比下滑并不意外。”汾渭能源咨詢動力煤分析師曾浩告訴記者,因為中煤煤質硫份大,比較而言有先天劣勢,所以當中煤采取和神華、同煤、伊泰等相同的價格水平時,銷售狀況明顯不及其他幾家。
但曾浩坦言,神華的銷量下滑讓人很意外。另外一位煤炭分析師也向記者表示了相同的疑惑,因為神華的降價策略效果非常明顯,其降價兩周之后,自有的黃驊港庫存就消去了一半,而且一度在港口還出現了船等煤的熱銷局面。
“神華的銷售端一直沒有問題,自有電廠和港口庫存狀況都很正常,他的銷量下滑只可能是貨源組織上的問題。”曾浩分析稱,按照中國神華公布的3月份經營數據,其港口下水煤的量還是增加的,只能說明內陸銷售方面出了問題。另外就是貨源組織方面,“神華外購煤主要來自內蒙古,但是因為目前煤價過低,內蒙古地區很多煤礦停產,有的地方停產已經達到了八成。也就是說,神華自有煤的銷售沒有問題,但是外購煤的銷售少了。”
關注火力發電量數據
今年以來,銷售不濟的問題開始困擾神華、中煤兩大煤企。業內人士稱,兩大煤企銷售雙雙下滑,一方面是2013年的基數大,另一方面可能是今年的煤炭銷售確實有問題。兩巨頭3月份煤炭銷量大幅下滑是不是大煤企的共同性問題,目前尚不得而知。
海關數據顯示,3月份我國煤炭進口2529萬噸,同比減少86萬噸,降幅3.3%,一季度累計進口8396萬噸,同比增加409萬噸,增長5.1%。業內認為,進口煤數量在3月份的下滑,與大煤企大幅降價策略相關。
國家能源局近日公布的用電量數據顯示,1-3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1278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4%。其中,第一產業用電量174億千瓦時,同比下降7.0%;第二產業用電量9133億千瓦時,增長5.3%;第三產業用電量1633億千瓦時,增長6.6%;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848億千瓦時,增長6.0%。3月份,全國全社會用電量454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2%。
既然3月份進口煤數量同比減少,而終端的整體社會用電量數據同比增加,那么到底是什么導致了煤企巨頭今年以來的銷售不濟?
中煤能源投資者關系部相關人士向記者坦言,因為中煤、神華都是以動力煤銷售為主,而動力煤絕大多數會轉化為火電用煤,“所以我們更要關注的是火力發電量是否有放緩的跡象”。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