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近數十年以來,隨著我國涂料及塑料行業的飛速發展,對于鈦白粉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大,推動我國快速并穩定的坐上了世界最大的鈦白粉生產國的寶座。
綜觀我國鈦白粉行業發展狀態,我們不難發現,目前我國鈦白粉行業仍以中小型企業為主,且近90%的鈦白粉企業仍在使用落后的硫酸法鈦白粉生產工藝,這種高耗能高污染的生產藝帶給我們的是低端產品,低效率。
規模型企業數量少
目前全球現有鈦白粉生產廠約100家左右,中國就有近70家,中國企業數雖占全球的70%左右,卻產有只占全球鈦白粉總產能的30%左右。這就暴露出了我國鈦白粉行業存在第一個問題低產能。在這里也許有很多人不太理解,為什么國內鈦白粉企業產量過低呢?其實造成這種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鈦粉企業的大企業過少,中小型鈦白粉過多,如果鈦白粉下游市場出現降價或各種外界因素,便會出現大面積停產的現象。
中國鈦白粉企業市場渴望話語權
在全國70多家鈦白粉企業當中,規模以上的鈦白粉企業僅有46家,而在2013年,在46家規模以上的全流程型鈦白粉企業中,產量比上年下降的有9家,占總數19.6%:其中下降率最高的為30.6%,絕對下降量最大的為4900t。另外,在2013年有4家鈦白粉企業處于停產狀態,分別是攀鋼鈦業本部(2013年7月已關閉)、渝鈦白、東方鈦業、四川班達化工(2013年半年已關停)。
從我國鈦白產能的總占比情況來看,我國鈦白粉企業占全球70%,其產能僅占30%,然而杜邦占全球產能的19%,科斯特占12%,亨斯邁占10%,康諾斯占10%,特諾占9%,薩哈利本占4%,日本石原產業占4%。我國鈦白粉產總產能僅僅是杜邦及科斯特產能之和,另外,在2013年我國鈦白粉產品總出口量為403037t,這在全球鈦白粉市場中沒有任何的市場份額,自然也就沒有話語權。
受限制于生產工藝
作為擁有70%鈦白粉企業的中國,為何其出口僅有40萬噸左右呢?難道真是的全部用于內需嗎?我看不見得。據解,目前我國鈦白粉生產工藝仍以硫酸法鈦白粉生產工藝為主,在目前的鈦白粉市場中這種鈦白粉產品都處于低端產品,尤其是涂料生產過程中,對于鈦白粉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造成了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的局面。
這也就是目前業內常說的產能過剩的原因,其實鈦白粉行業的產能并不是整個鈦白粉行業的供需失衡,而是低端產能剩。而且在國外的鈦白粉應用市場中,大部分下游產業都已經使用氯化法鈦白粉生產工藝,而我國卻仍在使用硫酸法,這種低端產品也就只能用于內銷,出口是沒有任何的市場。雖說目前有很多鈦白粉企業在建設氯化法鈦白粉生產線,但每次都是雷聲大雨點小,截止目前,國內氯化法鈦白粉產品生產企業僅有錦州鈦業一家而已。
我國要在全球鈦白粉行業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就必須有過硬的產品和知名的品牌,這是關鍵,目前國家正在推動淘汰落后產能,在此國家支持的大好背景之下,鈦白粉企業逐步加快淘汰低端的硫酸法鈦白粉產能,轉而生產氯化法鈦白粉產品。
根據了解目前國內鈦白粉企業缺少壯士斷臂、破釜沉舟的勇氣,缺少做大做強的氣概。“逢敵必亮劍,血濺七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此乃我中華軍魂也”,如果鈦白粉企業有了這兩種氣魄,終有一天,中國鈦白粉企業將會成全球鈦白粉市場的霸主。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