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當前,大慶油田穩產、資源接替、效益、發展空間等矛盾和壓力日益凸顯,大慶市這個典型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與轉型再受關注。記者采訪了解到,大慶市下游煉化和化工產業受制于原料短缺及結構單一,也已顯示后繼乏力跡象。業內人士表示,通過技術進步增儲穩產、進口俄羅斯原油彌補下游原料不足、延伸產業鏈條、開拓油氣工程技術服務業務等,是大慶石化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希望所在。
據了解,大慶油田經過55年的開發建設,已累計生產原油22億噸。但目前“100噸采出物中90噸是水、10噸才是油”,資源接替矛盾日益突出,原油穩產壓力越來越大,總體效益也面臨嚴峻挑戰。此外,由于原油資源外調,當地煉化產業原料缺口矛盾日漸凸顯,產業鏈短、產品種類少、精深加工程度低的不足也暴露無遺。大慶石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記者了解到,大慶石化產業正在多方突圍。中石油透露,將探索引進消化俄羅斯原油的可行途徑,把大慶打造成為我國東北方向引進境外資源的油氣戰略通道。
大慶油田總經理劉宏斌表示,在全力保持油氣穩產的同時,大慶石化產業還可以拓展油氣管道、油氣裝備、工程技術服務、工程建設等新業務,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大慶油田將全力打造油氣生產、三次采油、工程服務、裝備制造、油氣樞紐“五大中心”,推進實施業務增長工程。
大慶石化公司總經理王德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煉油產品結構優化和化工原料多元化優化這兩項關鍵工程,事關大慶石化公司長遠發展。此外,大慶石化將實施低成本戰略和精細化管理,發揮煉化一體優勢,按照最佳路線配置資源,加快企業由生產型向生產經營型轉變。
大慶煉化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大慶煉化將繼續堅持特色和差異化發展。要抓好精品煉油生產,下一步要推進170萬噸/年柴油加氫建設項目。在油田化學品生產方面,加快耐高溫抗鹽聚合物開發,滿足中石油其他油田三次采油開發的需求。在高品質聚丙烯生產方面,要重點進行中熔高結晶耐熱聚丙烯專用料、無規共聚透明專用料、PPR管材專用料的開發,進一步提高產品檔次。在高檔潤滑油基礎油生產方面,繼續研發新產品,支持中石油昆侖牌潤滑油成為世界品牌。此外,還要論證實施烷基化和丙烷脫氫制丙烯項目,為公司發展儲備項目。
“公司正規劃建設55萬噸/年裂解碳四/碳五/碳九/焦油綜合利用項目,總投資達7.1億元,包括10個子項目。這是資源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項目,我們必須堅定做下去。”大慶華科股份公司董事長徐永寧說。
目前,在大慶高新區,基礎有機化工、高分子合成化工、精細化工產業集群已經初步形成。基礎有機化工拓展乙烯衍生物,發展了聚乙烯、苯乙烯、環氧乙烯、醋酸乙烯、丁辛醇等多條下游產業鏈;合成橡膠領域發展了丁二烯橡膠、氯丁膠、乙丙膠、丁腈膠、丁基膠、異戌橡膠;精細化工主要有表面活性劑、膠黏劑、塑料助劑、阻燃劑、穩定劑、發泡劑、增塑劑和油田化學品等。但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產業鏈延伸和資源精深加工還有更大潛力可以挖掘。
國資委、黑龍江省、中石油座談
政府企業共促大慶可持續發展
6月6日,國務院國資委、黑龍江省委省政府和中石油在大慶召開大慶可持續發展座談會,共同研究進一步推動大慶可持續發展的對策措施。期間黑龍江省政府與中石油簽署了《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毅指出,中石油與黑龍江省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有利于黑龍江省和大慶市發展,也有利于中石油實現做強做優、世界一流的戰略目標,有利于雙方的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雙方要全力以赴保增長,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多作貢獻;要著力轉型升級,推動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要積極推進改革創新,不斷增強企業發展動力和活力;要模范履行社會責任,促進地企和諧發展,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黑龍江省委書記王憲魁強調,要通過老區挖潛、以氣補油、以外補油、加快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等,穩住4000萬噸油氣當量產能,為支持國家和地方發展再立新功;要著眼長遠,加快發展壯大接續產業,做大做強石化產業、石油裝備制造業、石油工程技術和建設服務業,向全球石油供應鏈高端躍升;要創造良好的環境,強化保障,支持油田建設,服務企業發展。
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表示,要積極推進中石油在黑龍江省油氣業務發展。大慶探區石油仍處于勘探中期,天然氣尚處于勘探早期,致密油、深層天然氣勘探開發前景看好,還擁有塔東戰略接替區,具備穩定發展的資源基礎。今后一個時期,中石油將堅持把油氣勘探開發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大打增儲上產進攻仗。同時,穩步推進煉化和銷售業務發展,加快打造形成我國東北方向引進俄羅斯等境外資源的油氣戰略通道。在上游業務領域,中石油將合資合作開發非常規油氣資源,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形成規模開發能力;在煉化領域,中石油將支持地方配套發展橡塑產品等下游延伸加工產業;在天然氣領域,中石油將全力支持“氣化龍江”。
按照黑龍江省政府與中石油簽署的《深化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油氣勘探開發、煉化項目、油氣管道和倉儲配套設施建設,以及油氣供應、工程技術服務、工程建設、裝備制造等領域開展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大慶油田和佳木斯市還簽署了援建同江協議。
新聞快論
抓住牛鼻子加快轉型升級
大慶是我國石油工業的搖籃,也是黑龍江省的工業重鎮,但當前大慶石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今年一季度,黑龍江GDP增速僅為2.9%,在全國31個省份中墊底。黑龍江再雄起,工業的轉型升級是一個繞不開的命題,而大慶,無疑是這一盤棋最好的落子點。
大慶要轉型、要突圍,方向無外乎兩個,一是發展非油、非化產業;二是做大、做強油、化產業。怎么把油、化產業做大、做強,當務之急就是增儲穩產,要通過科技的創新突破,進一步提升采收率,把地藏中“頑固”的油氣資源給采出來;要注重油氣并舉,著重加快發展天然氣業務,開發替代資源。
有了穩定的原料來源,就要特別重視資源的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讓資源的價值充分地發揮出來。延伸產業鏈條、豐富產品結構,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的專用化學品和精細化工產品,就是一條必闖的路徑。
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累,大慶在油、化領域有了不少看家本領,這些技術和能力不僅可以用在大慶,也能服務于廣闊的外部市場。大慶的技術和服務走出去,同樣不失為當地產業轉型發展的良策。
經過近20年的努力,大慶非油經濟比重已從當初的10%上升到57.2%。當前大慶油、化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樣需要付出艱苦持久的努力。但正如業界所謀劃的:拓寬原料渠道、延伸產業鏈條、開拓服務業務,無不抓住了轉型升級的牛鼻子。國內很多城市面臨大慶類似的困境,期待大慶石化產業擺脫資源束縛、謀求可持續發展的探索提供借鑒。
針對抽查中發現的問題,農業部要求各有關省(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進一步核查不合格產品,督促企業落實整改措施,依法對存在問題的生產者、經營者進行處理,確保農民生產用肥安全;加強對農企合作推廣配方肥企業和國家財政補貼項目所用肥料中標企業的監督管理,實施嚴格的質量追溯和全程監管。據農業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農業部和各省(區、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認真履行肥料監管職責,強化肥料登記管理,建立肥料定期監督抽查制度,會同工商、質量監督等部門,在農業生產用肥關鍵時期開展肥料監督抽查,嚴厲打擊制假售假行為,營造全社會共同打擊假冒偽劣肥料的氛圍,有效保障了農業生產用肥安全,切實維護了農民群眾和合法企業利益。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