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近日,國家能源局與京津冀三省市、兩桶油分別簽訂《“煤改氣”用氣保供協議》,進一步落實大氣防治污染計劃,推動煤改氣有序實施。為應對天然氣新增需求壓力,6月5日,財政部對進口天然氣出臺扶持政策,新增1240萬噸液化氣項目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值得注意的是,新疆作為油氣資源儲量大省,在援疆政策的密集扶持下,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開發力度有望加大,并帶動民營油服設備需求增加。
6月5日,國家能源局網站披露,煤改氣保供協議指出,中石油、中石化集團公司要積極落實氣源,嚴格執行天然氣購銷合同,保障天然氣供應。《協議》執行過程中,國家能源局將對協議履行情況進行監督管理,確保《協議》約定“煤改氣”供氣量的履行和使用不被挪用。數據顯示,在民用和煤改氣的新增需求下,我國天然氣供需缺口逐漸放大,2013年天然氣表觀消費量為1676億立方米,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首次突破30%,達到31.6%。若完全滿足用氣需求,2013全年供需缺口上升至220億立方米,預計2014年季節性用氣矛盾將更加突出。
在尋找國外氣源的基礎上,出于能源安全的考慮,加大國內非常規油氣開發也成為政策扶持重點。目前針對油氣全產業鏈改革已開展,作為儲量領先的新疆,又正逢援疆政策進入密集落地期,油氣勘探開發和改革將領先其它地區,并推動當地民營油服設備市場需求。值得注意的是,6月3日中石油董事長召開黨組擴大會議,研究部署新疆油氣發展工作,深化擴大與新疆在上中下游領域的全面合作。6月底國資委將召集中石油、中石化在新疆召開絲綢之路能源領域發展座談會,屆時兩桶油關于新疆啟動試點的改革方案將得到國資委確認。
資料顯示,新疆地區頁巖氣地質資源量約16.01萬億立方米,位居全國第二,占全國頁巖氣資源量的11.91%。近年來新疆能源消費中天然氣的增幅較大,但從能源消費主體結構看,煤炭仍是新疆能源消費的主體。頁巖氣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化石能源,加快頁巖氣商業開發進程,可以有效緩解能源需求壓力,優化能源結構。
機構預計,新疆作為油氣改革的領頭羊,在頁巖氣等非常規油氣開發方面,將獲得更大的政策寬松度。民營油服企業可以通過混合所有制模式,全產業鏈參與油氣開發,分享千億級市場規模。
公司方面,寶莫股份為中石化的三次采油聚丙烯酰胺戰略供應商,主要用以提高采油量。另外,公司先后收購勝利油田康貝油氣公司51%的股權和加拿大銳利能源51%的股權,延伸產業鏈。吉艾科技主要從事測錄井服務,屬于上游油氣勘探領域,主打高端產品為成像測井儀器,其中包括電纜式測井儀器和過鉆頭測井儀器。天富熱電主營熱電產業,通過資產重組、收購兼并等方式整合北疆電網等資產。5月底公司公告,擬出資1.65億元與湖北省頁巖氣公司合作,從事新疆各盆地頁巖氣勘探開發。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