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石化網訊 打開工廠大門,請來居民和學生,讓公眾觀看整個生產流程,近日,國際化學品制造商協會(AICM)在天津泰達的公眾開放日活動啟動,來自天津科技大學等高校的學子和社區居民代表進入世界最大集約型炭黑生產基地—卡博特天津工廠實地參觀,了解化工企業的生產流程。
在安全講解員的帶領下,社區居民和高校學生一起沿著企業的生產線,近距離感受什么是環保型化工廠。“這些都是原料儲罐,罐子頂部的管道是油氣回收裝置的一部分。為了防止原料油里有機揮發氣體進入大氣,每個儲罐里的油蒸汽都會通過負壓管道,集中到冷凝罐里,成為燃料。”講解員告訴記者,通過油氣回收裝置,不僅能夠避免大氣污染,還能更加充分地利用原料,降低能源消耗。
“除了油氣回收外,工廠的工藝廢水也全部回收循環使用,生產尾氣也得到100%回收利用,排放量和水質情況都是在線監控,每2小時測定一次。”相關負責人表示,生產基地里產生的蒸汽除了工廠自用,還提供給工業園區,自用的蒸汽還有一部分用于發電,滿足工廠用電需求。“我還是第一次到工廠里看真正的生產線,沒有想到工廠里的環保技術這么領先。”在整個參觀過程中,學生們的表現非常活躍,一邊認真聽講解員的介紹,一邊提出自己的疑問,來自天津科技大學的舒逸告訴記者,自己學的專業是海洋碳循環,平時就很關心低碳環保技術,能夠到真正的化工廠里參觀,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非常有幫助。
“通過環境開放日活動,企業打開大門,接受公眾的參觀,一方面能夠讓公眾知道化工企業到底是什么樣的,另一方面,也是對企業的一種監督。”相關負責人表示,開放日活動使學生和居民能夠近距離了解化工企業,也便于公眾深入了解化工企業在安全、環保和健康方面的努力。未來,AICM還將聯合其他會員企業,陸續面向公眾開放這些企業的化工生產、經營環境,展示化工企業所生產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化學產品,進一步加深公眾對化工企業的認識,也對化工企業進一步加強環保安全方面的工作起到監督作用。
網站聲明:凡本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的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石化信息,弘揚石化精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